在H股和A股两地上市的中行选择在8月28日这个吉祥的日子公布了中期业绩。“上半年,中行的净利润总额为194.77亿元,我们认为这一成绩是理想的。”昨天,中行行长李礼辉在香港发布会主场通过视频直播向媒体表示,未来,中行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快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漂亮的财务数据
昨天傍晚,作为此场发布会分会场的中行大楼9层会议室内人头攒动。摆在每位记者面前的是两份分别由简繁体中文编写的中期业绩报告。翻开报告后记者发现,上半年该行优秀的财务业绩被列入报告的“亮点”一栏。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行实现净利润总额194.77亿元。截至今年6月30日,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由2005年底的10.4%升至12.4%,而减值贷款率也由去年的4.9%降至4.4%。“目前在四大行之中,只有中行在上半年的减值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李礼辉称,这主要是因为在上半年的宏观调控中,中行的贷款规模只增长了7.6%,同业则基本上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而在贷款投放取向上,中行对房地产等过热行业也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财报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中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已由去年同期的6.8%降至6.6%,该行在相关行业的减值贷款率也由去年同期的13.2%降至11.1%。
中行董事长肖钢昨天明确表示,在宏观调控方面,监管当局对中行给予了十分肯定的评价。中行认为,尽管政府采取的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给银行业带来了短期内的不确定因素,但长期而言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很显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铁腕面前,中行表现出了异常积极的配合态度。
此外,中行上半年的贷款增长7.6%,其中境内贷款增长9.6%,贷款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截至6月末,中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1,007.8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38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4.2%,较上年末下降了0.42个百分点。在衡量公司对股东回报程度的平均股本回报率方面,中行也由2005年的12.14%升至13.38%。
汇兑损失挥之不去
作为国内最大的外汇银行,中行的汇兑损失自去年7月21日汇改以来就为业界所关注。
“今年上半年,中行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汇兑损失为35亿元人民币。”中行行长助理朱民称,眼下,中行已把继续缩小外汇敞口作为一项战略重点。
朱民介绍说,截至去年底,中行的外汇敞口为390亿美元,加上上市融资所得112亿美元,现有的外汇敞口约为500亿美元左右。刨除170亿美元左右的结汇金额,中行现有的外汇敞口约在330亿美元左右。在这330亿美元中,还包括中行在境外的投资,类似于对中银香港的持股,这部分资金是无法在短期内换成人民币的。
朱民的回答带着些许无奈,但他随即为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弥补缺憾的“定心丸”。他表示,受惠于美元债券利率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中行的外汇产品收入已接近60亿元人民币,两相比较,中行其实靠外汇赚了钱。
“但是,谁也不能保证美元债券持续走高呀!”有银行业人士在发布会结束后对记者表示。这位人士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汇兑损失将成为中行财报上一个挥之不去的斑点。毕竟,在已公布半年报的几家国有银行中,没有一家银行的汇兑损失高达35亿元人民币,而股份制银行在汇兑这块业务上基本都是盈利的。
国际投资高盛此前曾发布报告称,在人民币升值的持续压力下,中行巨额的外汇头寸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重点。这份报告预测,人民币每升值1%,中行的盈利便将降低3.3%,净利润将减少0.6%。
竞争一触即发
年内,包括招行、工行在内的银行将接连赴港上市,中行如何看待这种竞争关系?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有香港记者对中行行长李礼辉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们已经做好了竞争准备,与同业相比,中行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及附属机构,这些优势是别人所不具备的。”面对敏感问题,李礼辉的回答信心十足。
李礼辉表示,眼下中行正在修订海外业务发展战略,海外业务将成为中行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得益于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战略投资者的鼎立支持,中行在下一阶段将拓展投资银行、保险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未来3年内,中行将致力于将股本回报率提高到13%至14%的水平,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
昨天,有来自业内的可靠消息称,积极筹备上市的工行已于前一日举行上市前的模拟路演。“以发行规模来计算,工行在香港和内地的发行规模将超出中行。与其他银行相比,工行不存在大的汇兑损失,案件发生率也十分低,没有理由发得不好。”一位参与此次会议的管理层人士对记者表示。据了解,工行已定于10月底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挂牌,发行规模约为600亿股。(记者 陈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