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70年前,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纪念长征·追寻长征精神”系列报道,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缅怀红军光辉业绩,展现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于都城东门外那棵沧桑大榕树记得:每年农历九月十一,总有一位妇女拿着香烛、供品,向着北去的于都河默默祈祷。
72年前农历九月十一(1934年10月18日),她的丈夫萧文董从这里跨过于都河,开始了北上的万里征程。夫妻生离死别,刻骨铭心。他说:少则三五月,顶多三五年,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
他没有回来,和他的数万战友一起,长眠在长征途中。她对他的祭奠,从未间断。
这样真实的故事,在瑞金,在于都,听到很多很多。
“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1934年10月10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瑞金田心村84岁的梁崇西、79岁的梁文炳都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随着一声集合号,住在村里的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的指战员在村学堂操场整装集合,静静地离开村庄。人们事后知道,这一夜中央机关所在地田心、梅坑、九堡的红军同时出发,向于都结集,开始前所未有的战略转移。
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共8.6万余人,在于都东门外等处架起5座浮桥,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从于都河上浮桥走过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一代伟人;有董必武、谢觉哉、张闻天、陈云等开国功臣;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开国元帅;有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6位开国大将……
于都,从此彪炳中国革命史册。
于都县采茶剧团的刘光沛从小就有一个疑问:家里的20多间房为什么没有一扇门?奶奶告诉他:门都送给红军搭浮桥了。听说红军要渡河,于都人民把所有的门板,甚至老人的寿材都献出来了,仅架浮桥用的木船就有800多条!
短短几天,于都人民为红军安置了6000多名伤病员,为红军补充了9700多名新兵。于都人民组成的运输队、担架队,把红军一程又一程送到陕北。于都人民的鲜血洒满了长征路,差不多每一公里就倒下一位于都儿女!周恩来为此动情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先烈九泉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我是10月2号听博古做报告,知道我们要离开苏区,打到敌后开辟新的根据地。10月3号我被分到了9军团,没几天就出发向于都集结了。”94岁的老红军刘家祁在瑞金的住所向我们讲述着。
刘家祁的家就在驻地30多公里外的黄柏乡,走得匆忙,来不及和家人道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