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一名“红军”士兵在演练中。
当日,历时10天的解放军首次远程机动作战演练在位于内蒙古草原深处的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顺利结束。 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战士,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尖刀,就是要插入敌人的心脏。”一级士官董贺喜这样向记者介绍“尖刀班”担负的任务——前出侦察、渗透敌后、引导攻击和对敌“斩首”。
当记者想要和这位“尖刀班”班长握手时,才发现他的右手戴着手套。他一把扯下手套,手背上一个长长的伤口还在往外渗着血。这是昨夜执行侦察任务时,“蓝军”的铁丝网给他留下的记号。
“没事。”董贺喜用力握住记者的手,“战士,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当王新还在指挥着大部队向预定地域挺进时,董贺喜和他的5名战友已经进入草原深处选择旅指挥所的地形了;当指挥所还在搭建中,他已经带着战友架起了层层监控和防护设施,对指挥所周围形成了24小时不间断、无空隙的监控。
“‘蓝军’离我们只有约60公里的距离,又比我们早到这里,必须提防他们进行袭扰和侦察。”董贺喜的排长陆永胜中尉告诉记者,“演练中的每一分钟,我们都要在战斗中度过。”
夜幕低垂。董贺喜已在草地上趴了6个小时了。“嘀——嘀——”尽管战场雷达的提示声很小,他还是被吓了一跳。从声音判断,四五公里外有小股“敌人”接近。
董贺喜拿起微光夜视仪,看到两个人影正朝着指挥所摸索而来。他对身边的两名战友一挥手:“包抄,拿下!”
“红军”指挥所近在眼前,“蓝军”两名侦察兵正要击掌相庆,明晃晃的探照灯和3支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住了他们。
当太阳从地平线上蹦出来时,一夜未眠的董贺喜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今夜,他们能不能从60公里外将“蓝军”阵地情况传回指挥所,将对明天的战局产生重要影响……
胜负,并不是演习的根本
还不到凌晨5时,睡不着的谢勇大校就起床了。他在焦急等待着一场精彩大戏的开幕。
晨曦微露。融入斑斓草场中的“红军”,按照“黄昏准备、夜间机动、拂晓攻击”的实战要求,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在这个亚洲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担任了9年司令员的谢勇,指导观摩过数百场演习:“所有演练中,这场演练最让我兴奋,解放军军事训练也许将从这里开始真正的信息化转型。”
这时,“红军”阵地上空传来低沉的马达轰鸣声,配备了高分辨率侦察装置的“蓝军”无人侦察机开始对“红军”实施侦察。“红军”隐真示假、巧妙伪装,使得“蓝军”的空中侦察和电磁干扰、网络攻击一样,无功而返。
8时20分,“红军”涂满迷彩的坦克、满载乘员的战车、披裹着层层伪装的火炮……分成两路向“蓝军”阵地挺进。
蛇腹型铁丝网,防坦克三角锥,防坦克壕,防步坦地雷……“蓝军”设置的重重障碍,在“红军”火力突击、多路强击、迂回穿插等战术前,形同虚设。“红军”坦克集群一马当先,风驰电掣般驶进预定区域。
“锁定目标,发射!”“蓝军”火力点在冲天的火光中灰飞烟灭,坚固的前沿阵地被强行撕开一个个缺口。轮式步战车和装甲步战车快速机动,从两翼直插纵深。“红军”3个梯队齐头并进,相互策应,形成多路强击之势……
演习控制中枢——基地导演大厅里的巨型屏幕墙上,演练场上的各类战车、作战要素、兵力数量都变成了一个个符号和数字,在电子地图上不停地跳动。现场实况、战斗决心、兵力部署、对抗态势等信息,通过宽带数据网络,源源不断地传来。
“这些数据不仅是对演练进行评估的依据,更是为其他部队提供借鉴的基础。”谢勇把战场信息数据看得比什么都珍贵,“每一份数据都是我们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一砖一瓦。”
更加扣人心弦的时刻到来了。“红”“蓝”双方30辆坦克正面交锋,在一块狭窄地域内展开激光模拟对抗。
不见滚滚烟尘,没有猛冲猛打,双方都在谨慎地利用地形掩护,耐心地寻找歼“敌”之机。
装上了新一代激光模拟对抗系统后,任何一辆坦克只要受到攻击,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坦克的电路、油路,逼迫其退出战斗。
“把部队的演练导入到实战化要求上来,没有技术手段的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谢勇说,“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辩证关系,由于这套系统的实战化牵引,已经变成实实在在的事实了。”
“红”“蓝”双方正绞杀在一起,谢勇却摘下眼镜,放心地走出了导演大厅。
“胜负,并不是演练的目的,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才是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演练已经圆满结束了。”谢勇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布满血丝的双眼突然感到一阵晕眩——没想到,秋日雨后的阳光竟是如此灿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