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禁不止的乡镇买税现象,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导致一些乡镇财政状况失真。漫画:叶绿
记者不久前在中西部一些乡镇调查时发现,有的经济欠发达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获得税收返还,以及营造所谓的政绩,以回扣、返点等“优惠政策”从外地买税充账。
此番调查了解到,屡禁不止的乡镇买税现象,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导致了一些乡镇财政状况的失真,加大了政绩泡沫,滋生了干部腐败,已成为亟待根除的社会公害。
为买税成立外地办事处
“买税已是基层通行的一种完税方法。”甘肃省河西走廊某乡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个仅有7000多人口的小乡,2005年上级政府给乡里下达税收任务118万元,年终该乡超额完成210多万元。
“全靠外地的同学、朋友帮忙买税,否则我这么一个小乡哪能完成?”这位乡干部说,农业税取消后,现在乡里唯一税源就是工商税收,一年不到50万元。去年有120多万元税收是从兰州、白银等地买来的。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些乡镇为方便买税,曾专门在附近城市成立办事处,有的乡干部甚至常年驻外“跑税”。
湖南省北部地区一个农业乡,今年初给每个乡干部下达的买税任务是,一般干部5000元到1万元,书记、乡长要完成10万元。这个乡买税的对象主要是外地建筑老板,最远的要跑到浙江去买。
买税打折变相帮企业逃税
据调查,买税行为在基层有“引税”“挖税”“协税”等多种称呼,但本质上都是违法行为,即降低税率,通过乡镇政府垫资,以不等比例的优惠返还,将外地企业税收买到自己辖区。
要将别人的税变成自己的,当然要付成本。记者调查中发现,不同地区买税特点也不一样。在甘肃一些乡镇,买税涉及的多是国税,且主要采取回扣方式,比如近年来给外地企业的缴税回扣返还,一般能达到税收总额的10%至15%,相当于给买税对象九折或八五折。
“买税实际上是政府帮助企业变相逃税,乡镇干部工资能发了,政绩也有了,但受损的是国家。”一位镇党委书记无奈地说。
“买税”对象主要是建筑、运输等行业企业。因为税票是统一的,交给哪个地方政府都可以,客商也乐意少交税。
-原因
“买税全是高指标逼的”
据反映,若达不到税收指标,干部年终考核将被“一票否决”
据新华社电“什么原因导致了乡镇买税问题普遍?”记者问。“全是高指标给逼的。”接受采访的乡镇干部几乎异口同声。
记者在湖南调查发现,这里县乡一级财政包干制度,一般是县政府年初下达税收增长指标,年终超过指标者全额返还,达不到指标的乡镇,不但工资和运转经费要倒扣,还将在年终考核中被“一票否决”。
甘肃省国税局征收管理处处长杜争平指出,按照税收的属地原则,引税、买税等行为都是严格禁止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是考核指标过大,单一地用税收来衡量乡镇干部业绩。
-影响
干部跑税滋生腐败
据新华社电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买税活动大约从1996年开始,当时并不普遍,随着乡镇财政的缺口加大,买税活动开始流行,不少乡镇开始有了相对固定的买税对象。这种现象在一些乡镇已是公开的秘密。
买税过程中发生的接待、回扣等费用,均是暗箱操作,一些乡镇干部借此虚列成本,捞取好处,很容易滋生腐败,甚至诱发犯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干部说,前些年参与倒税的大多发财了。那时主要是乡镇领导倒腾,本以5%补贴买的税,却以10%补贴下账。
内蒙古一位乡党委书记说:“这项任务完成了就有奖金得,别的乡一个干部3000元,我这儿最低5000元。像我个人就可拿到三四万元钱,我自己奖励自己。”
甘肃省一项调查发现,一些乡镇买税现象愈演愈烈,用于买税的资金3年来累计高达1013万元之多,而且无力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