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上的漫湾水电站。调查表明,这个水电站并不会影响出境水流量
“中国用水牵制亚洲地区!”“中国过度使用跨境河流将给其他国家造成生态灾难。”“中国在出口污染”“中国利用生态武器制造洪水”……近两年,中国的水资源开发成了一些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不少文章都把重心放在中国开发跨境河流损害相关国家利益上面,中国威胁论也因此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中国水威胁。这些报道无疑会引起相关国家不必要的担心,伤害了中国和一些邻国的关系。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外国媒体热炒“中国水威胁”
俄罗斯《独立报》9月13日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让不少国家担心的前景。文章说,到2015年中国本身及其南亚和东南亚的周边国家将急剧增加对水的需求。中国是这一地区的水源国。这些跨境水资源将成为中国未来手中的一件有效工具,中国将利用它来制约亚洲。无独有偶,“美国之音”网络版不久前也刊登了一篇文章指责中国过度开发跨境河流。文章写道,中国对其新疆境内的伊犁河以及额尔齐斯河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正在给位于下游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其后果可能会导致生态灾难。去年11月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更是为一些人提供了口实。路透社甚至发表文章说:“中国在出口污染。”
事实上,一些国外媒体拿中国的跨境河流说事由来已久。去年9月14日,俄罗斯《消息报》就刊登了一篇耸人听闻的报道“中国将夺取西伯利亚水资源”,俄罗斯一个州长还煞有介事地预测“俄罗斯可能因此有100多万人缺水,几十家企业停产”。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个谣言不攻自破。“中国水威胁”在印度炒得也有点玄乎。多家印度媒体耸人听闻地报道称“印度的旱灾洪灾甚至生活用水都在中国的控制之下”,甚至猜测印度的洪水“是中国军方有意而为之”,是“中国的生态武器”。
“水威胁是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被外国媒体炒作出的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之一。”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两个变化,一个是威胁的内容有所扩大,比如相继出现了经济威胁、军事威胁、能源威胁、环境威胁、人口威胁,现在又有了水威胁;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的市场有扩大蔓延的趋势。孟祥青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媒体炒作的结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带有政治企图,希望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炒作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来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施加更多的压力,以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当然也不否认,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最近确实增加比较快,这是一个客观趋势,引起相关国家的担心和疑虑也是正常的。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在整个水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和相关国家谈判磋商以解决问题,过度的炒作显然是不正常的。
对跨境水资源利用量不到5%
中国拥有多条国际性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都流经多个国家。在对这些河流的管理、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难免会和相关邻国出现一些争议。
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的冯彦博士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国际河流问题,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的国际河流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广西和西藏等地区)、西北地区(主要是新疆地区)和东北地区。三个区域面临的情况不太一样。在东北地区,关于跨境河流的最大问题是水污染,比如去年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以及俄罗斯境内采矿造成的污染。西北地区都比较缺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的竞争利用。在这个区域,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水资源开发程度要比中国高得多,已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库,基本上控制了中国出境的水流。只是最近两年,由于中国开展西部大开发,制定了水资源开发规划,让哈萨克斯坦有些紧张。
在西南地区,中国处在多条跨境河流的上游,出现的问题也各种各样。相关下游国家对中国在澜沧江上进行梯级开发感到担忧。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都担心中国在上游的开发可能导致湄公河水位下降,再加上日本以及一些没有掌握真实信息的人有意炒作,更加重了这些国家的不满。事实上,冯彦说,除了澜沧江之外,中国对跨境河流的开发利用非常少,水资源利用量不超过5%,“这在水利专业领域里面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中国在澜沧江修建的水电站并未影响出境的水量,只是对于出境水流量的时空分配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并不回避问题
“中国在国际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上,确实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担心,但是中国并不回避这些问题,一直持积极合作的态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刘恒副院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冯彦博士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跨境水资源,中国已经和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签订了相关协定。近几年,我国在电力、环境等领域与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进行广泛对话和合作。今年7月5日,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王小龙说,中国政府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关切十分清楚,中国承诺在澜沧江开发中加强环境保护。
此外,以“同饮一江水、共建幸福家园”为理念,我国将在澜沧江、红河等主要流域建立防护林体系,使水土流失的态势得到基本控制;建立健全动植物病虫害检疫防治体系、建立自然保护网络,保护珍稀物种;治理环境污染,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示范区。
到目前为止,中印两国就国际河流水利问题上的合作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中国充分考虑到印方的需求,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向印度提供相关河流的水文资料。一位专门研究中印河流合作问题的非政府组织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在过去几年中“因为中方及时提供水文资料而受益匪浅”,双方在几条国际河流相关事宜的合作一直没有间断过。
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日前透露,今年年底,俄罗斯和中国可能会签署有关对边界地区河流污染进行制裁和赔偿的协议。绍伊古说,这项协议是对俄中现有的有关环保协议进行补充和修订。未来如果俄中双方中的一方对边境地区河流造成污染,那么另一方将会有依据对对方采取严格的制裁性措施。
冯彦告诉记者,中国在松花江出现问题之后,就承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现在也越来越重视跨境河流的管理与开发问题。不过,由于相关合作刚刚起步,还是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比如,对境内的国际河流的出境流量掌握得不是特别细,对跨境河流怎么开发,大家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概念。另外,中国在国际河流开发上已有许多相关研究成果,但在国际上没有被认识,造成许多误解,如一些国外人士认为中国对澜沧江没有开展环保方面的工作。因此有必要组织力量将有关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翻译出来,便于各流域国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对话。
水争端在国际上很常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约250条河流流域上,而其中有214条河流属于国际性河流、湖泊。其中有155条属于3个或3个以上的国家共享。在水资源日益短缺和宝贵的今天,如何对它们进行有序地管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了国际关系中不可回避的紧要问题。历史上,由跨国水资源利用引发的国际争端甚至兵戎相向也不少见。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此前甚至预言“21世纪水将成为引发战争的根源”。
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系坦卡尔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河流往往无法受到国界限制,洪水旱灾等生态灾害也经常走出国门,涉及到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最需要的是相关各国真正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迄今为止没有一条国际法规能够协调这些河流引发的国际关系,而中国与印度首次将水利合作的相关条款写进两国联合声明,这本身也为国际社会解决水资源纠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