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9月28日电 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新研究分析表明,长江总体水质目前保持良好,但污染在加剧。加强长江水质保护刻不容缓。
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的《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研究报告》指出,目前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尤其是近10年的水质资料对比分析表明,长江水质整体上已呈恶化趋势。
长江水文局2005年对长江流域内的37447公里河长进行了分析评价,其中水质较好的一、二、三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2.5%;劣于三类水的河长占27.5%。1998年,长江流域内3万多公里评价河长中,达到或优于三类水的河长在80%以上。 这份权威报告指出,长江的水质污染趋势是逐年发展,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长。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和较大支流的城市江段岸边水域、省界断面以及部分湖泊。
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末,长江流域的年废污水排放量仅为95亿吨和150亿吨。到1998年废污水排放量约200亿吨,2005年已增长到了300亿吨左右。
随着排入长江的废污水量迅速增加,长江干流沿岸的21个主要城市的长江岸边污染带长度不断增加,从1982年的约400公里上升至目前的600公里左右。长江近岸水体是大部分沿江城市的供水水源地。长江水资源保护专家翁立达说,目前长江流域已有500多个主要城市取水口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
报告说,2005年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劣于三类水的比例由上世纪末的20%上升到50%左右,省界水体水质不断恶化。长江水文局副局长王俊教授说,省际界面水质主要由流域机构监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长江水质的变化趋势。
另外,长江流域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堪忧。长江流域内的太湖、西湖、巢湖、鄱阳湖、滇池、泸沽湖等10大湖泊,目前已有6个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翁立达教授说,长江流域不少城市的居民饮水源自湖泊,但因湖泊水质变差被迫改由长江干流引水。
“加强长江水质保护刻不容缓”。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说,长江流域将实施六项制度措施以保证居民饮水安全。这些措施包括:强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区、河口、血吸虫病疫区等重要水域的综合治理;对江河湖泊等各类水域进行水功能区划,确定各个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纳污控制总量,建立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加强水环境监测,建立健全流域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科研,提升科技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加强流域与区域以及水利与环保、城建、国土资源、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建立联合保护的长效机制。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19个省、市、自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