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铁道部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举行的青藏铁路建设成就报告会,9月28日在拉萨举行。报告会结束后,本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访问了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
“运输秩序正常,运输安全可靠”
问:听说您为使这次报告更具说服力,特地乘火车进藏。作为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这是您第几次走青藏铁路线?
答:我从1996年起,先是主持进藏铁路的选线、方案论证等前期工作,后是主持青藏铁路的建设,至今已10年。从2000年到现在,我在青藏铁路线上单程已跑了近50趟,今年通车后跑了3趟。
问:通车以来的运营情况怎样?
答:3个月来,每天开行3对旅客列车、1对以上货物列车,有时加开专列或特运。运输秩序正常,运输成绩显著,社会反响良好。开行拉萨至西宁(兰州)、成都(重庆)、北京的旅客列车深受欢迎,上座率很高,几乎趟趟满员。截至9月26日,共开行旅客列车522列,运送进出藏旅客37.5万人次,其中进藏旅客18.4万人次,出藏旅客19.1万人次。自3月1日以来,运送进藏物资18.1万吨,运送铁路用料10.26万吨。
问:运输安全情况如何?
答:运输安全基本稳定可靠。除一列客车在错那湖站因设备故障导致餐车脱线外,至今没发生因铁路责任造成的严重行车事故。除一名香港高龄旅客因高原病在拉萨未愈出院后执意乘火车导致猝死外,至今没发生旅客高原病死亡事故,也没发生职工高原病死亡事故。
问:列车的正点率情况怎样?
答:青藏铁路旅客列车正点率比较高,在格(尔木)拉(萨)段,客车始发正点率98.4%,列车到达正点率95.9%。青藏高原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多变,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正点率很不容易。
问:按照设计要求,青藏铁路冻土地带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非冻土地带车速为120公里/小时。实际车速是否达到这个要求?
答:完全能够达到。这次我乘坐西宁至拉萨的列车进藏,因西格段正在进行部分复线改造,慢行点多,到格尔木时晚点一个小时。但从格尔木出发后,仍然正点到达拉萨。作为一条新开通的线路,一开始就能达到设计速度,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冻土区路基的基础稳定”
问:青藏铁路要穿越550公里的连续多年冻土区。经过3个月的暖季运行之后,冻土路段是否经受住了考验?
答:从2001年开始,我们一直对冻土试验路段进行观测,建设早的路段已观测了5年,建设晚的路段也观测了2年。资料显示,冻土路段的路基每年沉降速率小于2厘米,表明冻土区路基的基础稳定,青藏铁路基本经受住了暖季的严峻考验。
2004年8月,在第六届国际多年冻土工程会议上,中外专家一致认为,青藏铁路在多年冻土工程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今年8月,参加亚洲国际冻土会议的中外冻土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青藏铁路能够体现当今世界冻土技术最高水平,代表了国际冻土工程的最新进展,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为别国所借鉴。
问:有媒体称,青藏铁路个别路段出现地基下沉现象,有的混凝土结构物出现表面裂缝,产生安全隐患。对此如何解释?
答:在冻土区,确有个别地方的路基出现裂缝,原因主要是高原日照强、温差大、风强干燥形成的,属于表面裂缝,而不是受力引起的裂缝,不会影响结构安全。尽管如此,我们仍对所有裂缝采取封填措施,并加设片石护坡。在唐古拉山以北很小的一段含有石膏地层的路基有轻微变形,目前也已采取了加强措施。
随着气候变冷,绝大多数冻土工程冻胀变形不大,但对钢轨、道岔、电力、通信信号、机车车辆等设备,以及医疗保障工作等,都将是一次新的考验。
鉴于多年冻土的复杂性,冻土区的铁路还要继续接受考验。我们已在78个段面建立了长期的自动观测系统,主要观测气温、地温和变形情况等。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轨道检测和巡查,继续深入研究多年冻土工程受大气升温影响和列车重复荷载对冻土工程的影响。
“不会影响沿线生态环境”
问:列车运行会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答:不会影响沿线生态环境。列车是全封闭型的,行进时无法往外抛物。车上装有真空集便器、污水收集装置和压缩式垃圾箱,运行中产生的污水污物实现“零排放”。污水贮存起来后,到车站时才用泵车抽出送到污水处理厂,沿途最多只需抽两次。固体垃圾压缩打包,到大车站后集中由车站运往城市垃圾处理站。拉萨至西宁间,中途只需在格尔木站卸一次垃圾。
问:沿线车站的垃圾如何处理?
答:车站的生活垃圾都被严格收集起来,集中运到当地的垃圾填埋场。有客货运作业任务的车站还设置了污水处理设施。这些设施经过地方环保部门验收达标后投入使用,污水采用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