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酝酿出台相关办法引发争议:家长担心成负担,有人认为有悖素质教育,专家老师表示赞同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随着电脑广泛使用,不仅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出现衰退,就连受过基础教育的成年人也常常会有提笔忘字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一部《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据悉
该《办法》最早有望在明年出台。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茂宏参与了《办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据他透露,等级标准有可能是这样的:小学一、二年级为第一等级,基本要求是能够把汉字写得正确、规范、端正。三、四年级是第二等级,要求就更高,要学会熟练书写复杂的汉字,要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左右匀称、布局紧凑等。
消息一经发布,顿时引起广大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讨论。很多家长认为这项考核又将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一个负担。还有一些人认为,虽然重视书写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但以等级考试的形式来强制学生重视汉字书写,无疑是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悖的。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语文老师都对汉字书写等级考试的出台表示赞同,他们说,这对于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促使学生重视汉字书写,端正他们对于写字的态度。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季恒铨认为,汉字书写不同于书法艺术,是培养孩子对于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使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陶寰老师很赞同教育部即将出台的汉字书写考核办法。他认为,这个《办法》是在给我们的语文教育划一个最低的标准线,这是关于汉语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的最低界限,低于这个界限就是不合格。“目前在韩国,虽然很多公共场合都不再使用汉字,但对中小学生仍然有专门的汉字水平测试。”
说法:手写汉字不能被替代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于茂宏、陶寰等受访者都强烈表示,汉字和汉语是我们民族应该首要保护的、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字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任何其他历史文化遗产所远远无法比拟的。
汉语经历了由文言文到白话文,汉字经历了由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历史变革,其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这种变革强制性地切断了我们和传统文化的血脉关联。今天传统的纸笔书写面临着电脑输入的挑战,那么,手书汉字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种文化孑遗呢?
有人认为,文化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以后,会呈现出新的面貌,旧的文化成分自然会成为残迹,这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我们对稍早一些的“传统文化”难免有一些留恋,但是既然从殷商到现在我们的语言和文字都经历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何妨让它再继续变化呢?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人都觉得,人终究不是机器,无论电脑再怎么普及,手写的汉字也不能够被替代。“电脑打字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品,是没有感情的。手写字是通过心脏的跳动、大脑的思考,支配手指书写出来的有血有肉有体温的字,是充满感情的。电脑打字只能说是一种技能,但是用笔写汉字却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素养”。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茂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