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鸡西市以及佳木斯市汤原、桦川、桦南等地林场内,成群野猪大面积祸害庄稼。为协调好保护野生动物与群众财产安全的问题,佳木斯市林业部门决定,对野猪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发展野猪特色养殖业。
去年8月以来,佳木斯市林业局相继接到汤原县下属8个林场传来的“急电”:成群的野猪正大面积地祸害庄稼。随后,桦川、桦南所辖的11个国有林场也纷纷告急。农民们说,这些野猪每群5到10只,拱的比吃的多,在田里拱几趟下来,农民的收成就会大受损失。
据了解,佳木斯地区造成“猪灾”的原因很多:几年来,这个地区野猪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野猪又属保护对象不能随便猎捕,再加上繁殖能力较强等因素,导致野猪数量大幅增加。林业部门初步统计,经常出没于佳木斯市境内林场的野猪数量已达2000余头。
面对“野猪灾”,如何有计划地科学解决呢?佳木斯市林业局林政科负责人介绍说,该市的野生动物数量有限,除紧急避险外,以保护、驱赶为主。为防止“滥杀无辜”,过量猎捕,林业部门近期将组织野生资源调查,在不破坏生物链的前提下,将野猪作为发展特色养殖的种类来源,化害为利,组织驯养繁殖,发展“野猪经济”。
链接黑龙江省捕杀野猪审批在争议中暂停
黑龙江省林业厅日前批准鸡西市可以猎捕100头野猪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就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就在林业部门作出决定的前一天,黑龙江省的30名青年环保志愿者,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开展“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宣传活动,号召市民“保护野猪,爱护动物”。当天,有近万名市民签名倡议“停止猎杀野猪”。“这些年来,我们每年都要猎杀上千头野猪,今年刚批了两个市,由于媒体的关注,暂时停批了。”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陶金无奈地对记者说。
据介绍,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实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野猪种群,在我省境内得到恢复。在2000年野生动物普查时,我省的野猪数量在1.7~3.6万头。由于野猪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繁衍速度非常快,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数量增长,现在估计全省野猪的数量在7万头左右。
与此同时,野猪的天敌野生东北虎的种群发展速度却很慢,导致野猪下山危害人和牲畜、庄稼的事件频频发生。据介绍,吉林、黑龙江野外东北虎大概也就10只至12只。
东宁县道河镇地营村今年受灾比较严重。“我们是在浅山区,现在野猪的数量很多,根本不怕人,这边轰那边进,前面放鞭炮轰到山顶上,一会又下来。”该村党支部书记艾新贵说,“我们村在1994年到1996年之间,在浅山区森林里的开荒地就达2000多亩,山变小了,野猪就往山下跑,侵害耕地的情况自然也就多了。”
许多村民也认为,正是由于前些年开荒太多,现在每年退耕还林的又有限,导致野猪泛滥,靠每年猎杀一些野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农民认为,退耕还林是解决野猪侵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不能做到全部退耕还林呢?
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的陶处长说,不是我们不愿意退耕还林,而是没有实施的经费,国家每年退耕还林的计划是20万亩,主要用于西部。还林的耕地每亩每年补偿1000元,连续8年,这么多的地要还林,补偿的费用就达上千万元,当地承担不了这些费用。他说,捕杀野猪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而哈工大绿色协会一些参与此次环保活动的学生说,不是不可以捕杀,但仅仅用捕杀的方法过于简单,政府一旦允许,可能会导致失控。
也有专家认为,黑龙江省的林业资源对于7万头野猪来说,是可以承受的,应在科学的测算数量、环境容纳量的同时为野生动物留下生存空间。在野猪较多的地区,当地政府应结合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或将深山村落整体搬迁,既还给野生动物一个美好家园,又帮助当地农民解决野猪之患。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王文副教授分析认为,野猪繁殖率很高,首先应该对森林资源对野猪的承载量、每年野猪的数量变化都进行基础调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简单的捕杀或者还林都不可取。其次,对野猪进行活捕,即控制亚成体的性别、数量。对活捕的野猪可以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发展野猪养殖产业,这样既达到对野猪数量的动态控制,又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