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是酸雨区。”针对近日“北京有80%降水为酸雨;北京已由无酸雨区转而名列酸雨城市‘黑名单’”等报道,北京市环保局11月14日首次公布酸雨监测情况:今年7、8月间的平均酸雨频率仅为5.9%,相当于每百次降雨中,只有不到6场雨含酸超标,明显低于前两年的28.6%和21.4%。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称之为酸雨,发生酸雨的天数占总降水天数的百分比即酸雨频率。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酸雨的主要‘制造者’。”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陈添介绍,监测结果显示,虽然近年来,北京市燃煤量和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北京市连续不断地采取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不但没增反而显著降低,氮氧化物也没有明显变化。“空气中酸性物质没有大幅增加,酸雨频率基本稳定。”
“此次发布的北京酸雨监测情况尚属首次,数据完全准确。”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介绍,北京酸雨监测已经进行20年,在城区车公庄、北部密云水库、南部黄村分别设立监测点。采取逢雨或逢雪必测,天一下雨,采样器就自动打开盖进行采样测定,因此误差非常微小。
杜少中副局长表示,从即日起,北京将定期发布酸雨监测情况,一方面在每年6·5世界环境日向公众发布最新的酸雨情况,另一方面当有特殊事件发生时也将及时通报市民酸雨的情况。(记者夏命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