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成都市建和谐社区文化活动的演员们来到新南路社区,为居民表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这是川剧演员在表演《变脸》。衡昌辉摄
2005年12月,昆明。首届西部文博会后,会旗交到四川省人民政府手中。简单的会旗交接,透露出不同寻常含义,四川文化资源和产业的优势,绽放出靓丽光华。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四川“文化强省”步履坚实,别开生面的文化发展大戏,正频频启开大幕。
文化资源,书写四川魅力
5000年厚重的文明,把璀璨的文化留给这片土地。从三星堆、金沙文化所串联的古蜀文明,到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峨眉山以及国宝大熊猫等形成的大量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绚丽多彩。
这片土地,武侯祠、僰人悬棺葬(墓)、皇泽寺摩崖造像等12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遍布南北东西;川剧、格萨尔、川江号子、蜀锦织造技艺等2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名录。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这片土地,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张大千、郭沫若、巴金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文化巨匠辈出;这片土地,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优秀的文化财富,有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文化强省”之旅,文化积淀厚积薄发。充分挖掘巴蜀文化内涵,积极创新巴蜀文化形式,着力打造巴蜀文化品牌,不断推出富有巴蜀特色、巴蜀风格、巴蜀气派的文化精品,精彩之笔不断。武侯祠旁,“三国明月醉锦里”,在三国文化积淀上萌芽的民俗休闲街,开发式地“抢救”民俗文化遗产,蜀锦、蜀绣、蜀笺以及漆器、竹编等民间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去年,武侯祠博物馆的年产业收入逾4000万元。
文化发展,凸现四川实力
四川承办文博会,“底气十足”。纵深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带来“事业繁荣、产业发展”的文化新局面。
“以大集团带大产业”。明晰的主线,推动一批主业突出、原创能力强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旗舰”扬帆起航。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出版集团等8大集团,年总收入超过100亿元。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演艺为主,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化产业架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乡、集镇的产业区域布局;以大型国有文化集团为龙头,多种文化经济实体并存的产业发展微观主体框架成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撑起文化繁荣的脊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四川健全了五级文化网络。省科技馆、四川博物馆新馆、省川剧剧场建成或着手建设;基层文化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共享;“广播电视进村入户”、“万村书库”、“送文化下乡”等工程有声有色;“文化列车”、“春熙放歌”等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文化盛会,助推发展提速
用市场眼光看待文化资源,用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用市场办法开发文化资源,文化变得如此精彩。西部,需要一个文化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文博会”应运而生。
“博览会实现了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的共享,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产业的发展。”文化部人士评价。
在昆明的首届西部文博会,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全面提速。642家单位参展,1703个展位,签约项目合作协议金额高达152亿元,各展馆现场交易达3544万元,人才交流活跃,签订人才交流协议1523项。昆明文博会的示范效应,张大了西部各省(市、区)期盼盛会承接与延续的希望。
此前我省举办的各种文化盛会,为第二届“文博会”在四川举办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去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第四届“中韩日文化产业论坛”、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首届四川文化项目推介会等,为此次盛会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资源展示、项目推介、产品交易、产业发展”的宗旨下,西部12省(区、市)将利用“文博会”平台,共同谱写西部文化大产业、大发展的恢宏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