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
对河南而言,应善良的义举自始至终是一场没有男主角的慈善马拉松。因为沈先生从来没有踏上过这片在他心中颇有分量的土地。
只有在日益发达的网络上,人们才可以查到关于沈炳麟的只言片语。在与应善良福利基金会的联络交往中,只有我省极少数领导和省外侨办的工作人员慢慢了解到这位普通慈善家的生活状况和慈善情怀。
今年94岁高龄的沈炳麟上个世纪30年代就在上海设立了“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捐助贫困学子。上个世纪40年代业务扩展迁移到香港后,一直关注着祖国内地的建设。改革开放后,他积极热诚投身于内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走遍神州进行各种捐赠救济。1995年,被评选为第二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
目前,沈炳麟先生的应善良福祉已经有1700多个项目,高达2.7亿元的款额物品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开花结果。
人们看到他的义举,总会本能地猜测他在香港的地位和财富一定遐迩闻名,富可敌国。
其实,他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不出名的中等企业家。90岁高龄前,这位董事长一直都在香港大业织造公司的质量检验岗位上坚持工作。
2003年秋天,李成玉省长在省外办主任赵国成的陪同下,出访间隙专程到香港九龙地区沈先生的公司和家中参观问候。他们吃惊地发现——每年为祖国内地无私奉献千万金的大业织造只是一个不足500名职工的中型企业。董事长办公室除了必备的办公桌,没有任何装饰和奢侈品,显得极其简单甚至可称为简陋。
沈炳麟先生的住宅八九十平方米,室内陈列简单,只有最必需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在使用的电话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转盘拨号电话。沈先生的解释是:“只要它能用不坏,我就不会换掉它。”老两口至今没有用保姆,天天步行出去购物,自己做些粗茶淡饭。身上穿着最平常的衬衣,他们与普通老头老太太没有任何区别。走在街上,没有人能够想象到他们每年要做出那么多与清淡生活反差巨大的捐赠义举。
李成玉省长当时就非常感动地对赵国成说:“你看人家多不容易。这样苛责自己的生活,还每年拿出钱来无私地援助我们的教育和扶贫事业。我们一定要把他的钱用好。”
也许人们会猜问,沈先生的孩子们呢?沈炳麟与夫人冯月娥共育9个子女,其中5位在香港,其余散居在美国、加拿大等国,都是有地位有财产的成功人士。其五子沈寿贵分管应善良福利基金会的运作。
沈炳麟九十大寿时,儿女全部聚集在父母身边要大办筵席为老父亲做寿。沈炳麟先生告诫9个儿女:“把你们为我做寿的钱全部交过来,放入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我请你们吃顿便饭。”果然,从年近70岁的大儿子带头做起,儿女们乖乖地交上来逾20万元“祝寿”费,纳入基金会。然后全家共同享受了一顿几百元的家庭寿筵。
“我们沈炳麟先生一直从报纸电视上关注着河南,关注着驻马店这样的地方。他说明年还要对这里继续进行重点帮助。”12月8日,离开郑州前,曹翔生认真地对省外侨办的工作人员说。
一个久居香港的商人为什么对内地和人民有这样的深情?一个与西北、西南贫困地区素昧平生、非亲非故、也非巨富的老人,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慷慨解囊、捐资办学?这位不善言辞的敦厚长者对上海总部的人们说:“积财不过是在存折后面多加几个零,积德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
70多年来,沈炳麟的理念一直是:把金钱拿去帮助需要的人,远胜放在银行里不去用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