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官紧盯京沪高铁项目
上任之后首先访华见了中国铁道部长
铁道部高铁办公室称,究竟使用哪国技术,目前没有可提供的确切消息
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本月初的首次访华,似乎传达了一个信号:日本新干线还在积极地向中国“招手”。但专家指出,日本能否拿下京沪高铁项目,还要看日中两国政治关系的走向。
交通大臣首次访华吹风会上“套近乎”
12月2日-3日,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冬柴铁三访问了中国,期间除拜会国务委员唐家璇之外,还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进行了会谈。冬柴是安倍内阁的新任国土交通大臣,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
3日下午,北京饭店1024会议室,冬柴访华的媒体吹风会就在这里举行。一位日本NHK记者抛出的问题,引起了在座记者的关注:“和刘部长见面时,是否谈到了日本新干线与中国未来高速铁路的合作问题?”冬柴回答:“刘部长对日本新干线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与日方展开合作,但我们没有就此进行实质性的探讨。”
也许是为了加强访华的友好气氛,冬柴大臣在回答记者提问间隙,还特意从座位上起立,说要向中国人致词。“‘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中国的名言。请你们务必来日本,亲眼看看今天的日本。”
中方拒绝透露消息日本记者唉声叹气
冬柴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国,并与中国铁道部长进行官方会面,是否意味着酝酿多年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正在朝着有利于日本新干线技术对华出口的方向发展?
本报记者就此问题致电了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得到的回答是,国家还没有正式批准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将来究竟会使用哪国的技术,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确切消息。
对新干线技术能否应用到中国格外关切的日本媒体,也为“蒙在鼓里”大伤脑筋。日本NHK电视台驻京记者事后对本报记者抱怨说。“冬柴在北京访问别的活动我们都拍了,就是他和铁道部长的会面没让记者采访。”
分析人士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铁路系统在对外合作中都会慎之又慎。具体到京沪高铁,除了价格因素之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包括:是否有技术转让、转让的百分比、所使用车辆等设备是否部分在中国生产,以及国与国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好坏等等。
政治关系影响日本竞争日本曾想放弃京沪高铁
自1993年起,中国开始酝酿修建京沪高速铁路,为此,日、德、法3个拥有当今世界领先高速铁路技术的国家展开了“暗中较量”。有报道说,三国驻华大使馆都有一位参赞,专门负责向中国推荐自己的技术。从1998年起,当中国政府把目光投向德国磁悬浮技术后,三国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日本和法国两种技术之间的较量。
然而,政治关系对日本新干线“走近”中国,产生了不利影响。2003年8月,当时的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女士访华,其间她一直在向中国推销新干线技术。但中方只派出副部长级别的官员参加会谈。
之后,日本新干线与中国合作的希望也愈加渺茫,今年早些时候,还曾一度传出日本已放弃竞争京沪高铁。但如今,形势似乎出现了转机。今年8月和9月,德国磁悬浮列车在上海和德国接连出事,加上德国始终不在对华转让磁悬浮技术问题上松口,导致中国国内对德国磁悬浮说“不”的声音再度升高。
在日本新干线和法国高铁TGV胜算几率同时增加的情况下,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地缘因素以及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贸合作中保持基本平衡的潜规则来看,长1300余公里、工程款额可能高达230亿美元的京沪高铁项目,日本新干线技术似乎更具竞争优势。
冬柴访华期间,唐家璇国务委员对他说,“中日关系已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随着政治关系由冷转暖,目前,中日两国合作的潜力进一步显现。一位日本驻京记者对本报记者说:“如果明年能够实现温家宝总理或胡锦涛主席访日,我相信对中日在铁路领域的合作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京沪高铁究竟花落谁家,目前仍不得而知。专家指出,中国也许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历史时机,给日本最后一个战略性市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