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商家纷纷造势营销,年轻人在精心准备着与朋友相聚的礼物。而在网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的10位博士发表联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再次引起了“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洋节”的争论。
12月24日晚,记者拨通了民俗学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电话。
“过的不是宗教节日,过的只是一种气氛”
面对商家的“忽悠”、“新人类”的“趋之若鹜”,冯骥才认为不必“紧张”:“人们容易对外来事物感到新鲜,接受起来难免有些盲目。比如大家可能在过圣诞节,但对圣诞节的内涵是什么,99%的人不知道也不在意。”
在他看来,与西方传统圣诞节特定的宗教内涵相比,中国人所过的圣诞节,其实是一种盲目的、粗糙的节日。人们只是觉得好玩,可以互相送送小礼物,用圣诞卡互致问候。过的只是一种气氛,并没有特定的节日情感。
“洋节的传播并非都不合理,母亲节就可以共享”
冯骥才认为洋节不是“洪水猛兽”,洋节在中国的传播也并非都不合理。他说,以人为本的节日没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较容易传播,比如情人节和母亲节,应该可以成为人类共有的节日。
在他看来,应该允许圣诞节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任何一种文化传播都存在本土化的问题。节日的传播也是这样。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传播到韩国后,有了新的载体和内容,就是例证。圣诞节在中国的传播,看来也是这样。短信祝福、朋友聚餐,就是载体形式的变化,而问候和团圆则是情感内容的丰富。”
“重续文脉,是改变传统节日被冷落的出路”
相对洋节的“张扬”,传统节日的日益冷清,引起许多人的忧虑。
冯骥才说,重续传统文化的文脉,是改变传统节日被冷落的根本出路,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他强调,随着时代生活的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继承中创新,不断产生新的载体形式,更多的人开始对民族节日的内涵和价值产生兴趣,“产生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自觉,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
“务必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建设一定不能依靠市场,在尚无足够的文化自觉之前,传统文化建设要靠外力推动,要靠制度保障;一是一定要坚持向子孙传播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改良文化。”他强调。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已经或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但人们更希望看到,通过保护,人们能够在“健在的节日”中体悟“情感高潮”,而不是在博物馆和影像资料里遥想当年。冯骥才说,这正是呼吁抢救民间民俗文化的目的。(本报记者刘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