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和农民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时空上的,更是心理上的。2006年,大学生跟农村、农民之间的可丈量距离越来越小——大学生当村官工作在北京等地全面展开,未来3年内,将有8000名大学生走进北京村委会;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团中央等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对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作出了部署……有媒体甚至发出这样的声音:“大学生村官”是历史变革的承担者。
2006年,本报曾持续关注这一问题。大学生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接触农村、农民的机会更多了,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可以从心理上接受中国的“三农”问题,并进而在行动上愿意为此作出更大贡献?新年伊始,这个问题再次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杰出农民感动农大学子
“为了生活,我写了4年小说,1个字都没有发表。我孵鸡、喂猪、养兔、栽天麻、种蘑菇……8年的奋斗留给我的却是13次惨败和当时相当于天文数字的2000元负债。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不得不驼着背背砖还债。在我心如死灰时,我跳过黄河,但生命的本能和一身的债务又使我游了回来。
“23岁那年,是一亩地膜覆盖西瓜的成功试种,使我还清了欠债。从小残疾的我,生平第一次开怀大笑,从此我改名‘刘笑’”。
……
当刘笑轻描淡写地谈起自己在农村创业时的艰辛,台下观众表情凝重。
刘笑是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获得者。近日,新近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的10名青年农民,以及部分往届十杰青年农民受邀来到中国农业大学,与近500名农大学子坦诚对话。
当刘笑为农大学子投身“三农”的选择而向台下师生们深深鞠躬时,全场掌声雷动。
当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获得者高才,说起自己依靠良种良法筛选培育出2斤1两青椒、9斤茄子、11斤黄瓜,还有156斤大西瓜时,场内爆发出一片赞叹声。
当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获得者吴启有,谈起自己把原产于中国的北京鸭的后代品种樱桃谷鸭又引进回国时,引来大家一阵会心的笑声。
尽管这些青年农民代表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有些只是中专、高中文化,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独特个人魅力和不平凡的创业经历,深深打动着这群身处中国农业院校最高学府的学子。
报告会结束后,大学生们围住一些杰出青年农民,向他们讨教经验,交流想法。追星般地向这些了不起的年轻人表达敬意。
他们的路适合我们吗?
“他们的路适合我们吗?”
当这些历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事迹感染激励着台下每个听众时,也有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农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李超担心,由于观念意识方面的冲突,自己即使今后有志回乡创业,也会遭遇很多阻力,面临难有所为的现实。
李超的担心源自他接触过一些在京郊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学长,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挺苦恼:自己大学毕业后带着一番抱负想去农村大干一场,没想到去了之后,却被安排去收房租、水电费,担当一些闲职。很多好的想法无法实施,跟干部群众的沟通也存在障碍。
李超认为,即使农大很多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由于在外生活这么多年,在思想观念上也很难和当地人融合。在农民心中,你就是大学生,他们不会把你再当成农民兄弟了。
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学系学生程岳也认同李超的观点,谈到农村发展,他说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像大邱庄、华西村、南街村等地方,最后能发展起来,一个好的决策者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带头人,往往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在农村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是取得农民的信任,但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杰出青年农民获得者高才曾经把自己培育的新种子免费给农民试种推广,但即使是白送,由于之前没人种过,农民也不愿意去尝试。而当这些外来的大学生带着一些新鲜技术和观念来到农村,被农民们怀疑就更正常不过了。
程岳表示,其实这些杰出青年农民走过的路,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当代大学生。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激情和进取心,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出路在哪里?
来自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乐英乡仁义村的农大学生高森,虽然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但他表示,其实自己从小就有在家乡二郎山下发展林业的想法。但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考到北京的大学生,他面临着很多困惑,“自己想创业,启动资金又从哪里来呢”?
这不仅是高森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有志投身新农村建设,希望在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他们要实现支援家乡建设,扎根基层的抱负,出路又在哪呢?
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陈济沧说,他今年通过接触在北京平谷区当村官的师兄刘亚鹏,受到很大的启发。
24岁的刘亚鹏毕业于农大农药学专业,成为首批到平谷的大学生村官。虽然来到服务地,很多东西和刘亚鹏最初的期望值有些差距,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调整心态、发挥所长,为当地的农民寻找致富项目。找准项目后,刘亚鹏又主动帮农民们寻找资金,请来农大农学院的老教授去做技术指导,把当地的大棚有机葡萄种植搞得有声有色。
“我觉得刘亚鹏之所以能干得比较好,是因为他在去之前就有充分的应对困难的准备,认真思考过自己到农村该怎么一步步发展。”陈济沧说,尽管在农村,很多地区固有的利益格局、复杂的内部关系客观存在,但大学生学会怎么去处理好各种关系,让他们接受你,实际上也是一种能力。
农大团委老师李桢说:“虽然普遍来说,政策会对大学生服务农村、服务基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到每个人,还是应该多从自己做准备,努力使自己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因为不可能做每件事时,你都等到政策、环境准备好了再去做。”
本报北京1月2日电
链接
“中国杰出青年农民”评选工作始于1996年,每年评选1次,至今已举办11届,评选对象是年龄18周岁到39周岁,以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以及农田水利为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1年来,共有110位农村青年获“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殊荣,149位农村青年获得提名奖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