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石宗源: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和谐贵州建设

www.zjol.com.cn  2007年01月04日 09:21: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围绕如何联系实际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

  记者: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请问贵州省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有什么新举措?

  石宗源: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于2006年11月6日至7日召开了省委九届九次全会,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强调要坚持“五个结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大力构建“和谐贵州”。

  第一,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构建“和谐贵州”的实际行动,真正从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富有贵州特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之路。

  第二,把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制定了到2020年构建“和谐贵州”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力图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扎实推进“和谐贵州”建设。同时,我们强调要抓紧解决影响构建“和谐贵州”的突出问题,抓紧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构建“和谐贵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构建“和谐贵州”的成果惠及全省3900多万各族群众。

  第三,把加快发展与构建“和谐贵州”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并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夯实构建“和谐贵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构建“和谐贵州”的过程中,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和谐文化氛围,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第四,把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和谐贵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局部的突破来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联系当前贵州实际,我们要求各级党委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统筹推进“和谐贵州”建设;我们要求各地各部门根据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部署,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研究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抓紧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推动形成构建“和谐贵州”的强大合力。

  第五,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和谐贵州”,关键在党。围绕加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领导,我们突出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贵州”建设,为构建“和谐贵州”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同时,我们要求进一步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各方面在构建“和谐贵州”中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构建“和谐贵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万众一心、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

  记者: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贵州作为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面临的发展任务相当繁重。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石宗源: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贵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展是解决贵州全部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贵州”的基础所在。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主要是抓好两大基本任务: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保经济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方面,我们感到贵州目前虽然困难和问题不少,但总体上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世界范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等。因此,我们始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住三条:

  第一,坚持能快则快。贵州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因此,我们始终把千方百计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经过努力,“十五”期间贵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了10.2%,2006年生产总值增长预计将达到11.5%左右。

  第二,坚持把较快发展速度建立在良好效益的基础上。我们追求的发展速度,必须是有效益的速度,而不是不讲成本、不讲质量、不讲效益的盲目的高速度。“十五”时期,贵州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全省经济增长仍未摆脱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下一步,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发展速度的问题,又要高度重视发展效益的问题。

  第三,坚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薄弱点。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抓住重点方面,我们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阶段扶贫开发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贵州同发达地区的差距,突出体现在思想观念的差距和体制、机制的差距。在突破难点方面,我们始终把制约发展的难点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把制约开放的关节点作为做好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推进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有效地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很大,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薄弱环节。在解决薄弱点方面,我们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在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方面,着力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千方百计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探索总结了“三个三”的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思路,即:坚持从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入手,采取开发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救助式扶贫三类措施,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通过努力,“十五”期间全省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47万人。我们集中力量抓好102个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总结典型经验,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建立合理的区域开发格局,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鼓励经济比较发达的“贵阳城市经济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率先发展,发挥对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支持经济欠发达、资源欠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发挥比较优势,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

  第三,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贵州人口数量多与人口总体素质比较低并存的突出矛盾,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千方百计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针对卫生事业长期滞后的突出矛盾,我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积极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特点,我们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我们坚持生态立省,大力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我们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记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和谐贵州”的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石宗源:当前,我省和全国一样,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是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三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达到64.63万人。同时,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建立了25个劳务输出基地县,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等。同时,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二是着力建立健全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部分地区启动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三是不断完善省对市(州、地)、县(市、区、特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发放,帮助财政困难县解决了“三费”和菜篮子补贴发放困难的问题,妥善解决了省属困难企业离休干部的住房增量补贴问题。

  四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了安全监管部门机构建设,以煤矿和道路交通安全等为重点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2005年度关闭346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煤矿的任务,严厉治理“双超”违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全省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

  五是关心群众生产生活。高度重视、妥善安排好贫困地区、困难企业和受灾地区等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出现的重大灾害事故,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都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救灾,确保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限度。省委、省政府连续10余年来每年坚持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0件实事”,并把办理情况列入目标管理,进行督查考核。

  六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针对军队退役人员安置、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水库移民、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注重从源头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记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在贵州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建设和谐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请您谈谈贵州省怎样以建设和谐文化来促进社会和谐?

  石宗源: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38.98%,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首先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信心。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坚持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从贵州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挖掘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文化资源,积极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和谐文化,并通过举办“多彩贵州”等系列活动,彰显我省的文化魅力,提升我省多彩的文化形象。唱响“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主旋律,增强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形成全省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施袭森
·贵州给“整脏治乱”考核不合格县挂“黄牌”   2007-01-04
·贵州都匀市发生恶性交通事故 5人死亡21人受伤   2007-01-03
·贵州公布城镇基准地价以后要每三年更新一次   2006-12-23
·贵州企业60多名员工集体食物中毒   2006-12-22
·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在贵州修复完毕(图)   2006-12-20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