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资源。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的中山市,古称香山。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香山“三面环海,有波涛汹涌之观,擅土地饶沃之美,民勤笃厚,赋性冒险”,“无门户主奴之见,有特立独行之风”。
沧海桑田,岁月流转,香山先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逐渐孕育形成了富有地域色彩、充满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香山文化。顺应自然、崇文重教和重视商贸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坚守正统与开放创新兼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合一的精神品格,使香山文化呈现出民主性、包容性、开放性、传承性、创新性等特点,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资源。香山辖下的澳门自1557年被葡萄牙人租占后,客观上使香山处于中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交流与冲突的风口浪尖,成为中外交流的关键地带。
香山的历史既是一部爱国史、开放史,又是一部革命史。在中国翻天覆地的民主革命进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志士,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香山文化因此大放异彩,影响八方。香山文化既具有深厚的岭南地域文化根底,也具有扎实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它既是岭南地域文化小传统的构成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的承载者。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香山文化继续得到健康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山市在发展地方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的过程中,一方面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实践创新,另一方面努力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其中的优良成分,做到古为今用。2004年提炼概括出“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中山人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2006年5月又提出了“香山文化”的概念,以进一步挖掘整合“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人文历史资源。市委、市政府引导全市人民将弘扬香山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精神,又有较浓的中山地方特色。
“博爱”,是倡导一种“大爱”文化,彰显高尚的人文精神。博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怀和人文关怀,体现出对民族、国家的责任,对民众的关爱,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山人将博爱一词置于城市精神之首,是缘于对博爱精神的深邃理解和认同。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写道,“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国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1924年他又说道:“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可见博爱包括救国、救民和救世三个层面的“大爱”,这顺应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又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山人在博爱精神的鼓舞下,连续19年举行以乐于助人、关心社会、扶危济困、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慈善万人行,用双脚趟出一条爱的河流。这不仅在内容上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和孙中山提倡的博爱精神,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为铸就现代城市之魂、建设和谐文化谱写了新的篇章。
“创新”,是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科学理性的集中表现。中山人也是中国近现代工商业的重要开拓者和推动者,如中国现代百货业的先驱四大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皆由中山人创办,他们载入史册的开创性贡献就是这种创新品质的鲜活印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山人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气,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包括第一个种粮万元户,第一家中外合作的旅游宾馆,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游乐场,等等。在国内,中山较早地提出实施“三个创新”,即体制、科技、投资环境创新,其中“投资环境创新”理念尤为独特,它不只强调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强调软环境的创新。小榄镇的五金制造、古镇镇的灯饰、沙溪镇的休闲服装、黄圃镇的食品加工、大涌镇的红木家具制造、东凤镇的小家电制造等区域特色经济闻名遐迩。中山共有24个镇区,却拥有国家级的生产基地和专业镇21个。正是因为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中山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协调发展。
“包容”,是倡导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体现了“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相互共生的价值准则。香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包容是香山文化的一大特点。孙中山先生主张实行“开放主义”,“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香山文化是古南越文化与中原文化、西方近现代文化和南洋文化等多种异质文化相互融合、转化和创新的产物。香山文化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了香山文化“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的包容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区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深深得益于中山的文化包容、文化创造与社会和谐。“同是中山建设者”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倍感温馨。十年前中山就有外来工被推荐当选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或当选市政协委员,当时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新鲜事。
“和谐”,是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多年来,中山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和谐社会,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成为目前广东唯一的“长安杯”获得者。从2005年4月起创办的城市论坛,每月至少举办一期,公开举行。自愿参与论坛的市民与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共同的平台上,围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或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山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环境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关注困难群体,如斥巨资实施安居工程,为相对困难的家庭圆了安居梦。目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5平方米。全社会积极参与“身边的希望工程”,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实施“星光工程”,让农村的老人安享晚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行农村保险向城市社保并轨等,这些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也展现了中山人的人文精神。
200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4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山人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他的故乡已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山人民将遵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方面,结合中山的实际,进一步把孙中山的精神发扬光大,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把中山市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繁荣,同时使香山文化增添新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