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气候如变暖将致我国灾害增加 粮食安全引发关注

www.zjol.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2:14: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粮食安全问题不能盲目乐观

  记者:由于农业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很多人都关心,气候变化会不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林而达:确实,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幅度增大。专家们都比较认同的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至10%;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而且,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农业需水量加大,而供水的地方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记者:但现在许多专家都倾向于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不会出问题。

  林而达:对粮食安全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多人都过于乐观。据有关部门预估,我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顶峰,大约15亿。为了满足新增两亿人口的需求,将要多生产1亿吨粮食。如果盲目乐观,不采取措施,届时粮食总产量将减少5%~10%,也就是说,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还要多生产3000万吨~5000万吨粮食才行,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所以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时刻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会让更多的人得疟疾、登革热

  记者:现在我国水资源问题是个大问题,受到高度关注,根据对未来气候的预估,未来水资源有没有变化?

  林而达:严重干旱是非常可怕的,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深受其苦。我曾去宁夏和甘肃多次考察,那里有些地区连续两三百天不下雨,土都是散沙土,挖下去十几厘米深,随手一抓就扬了起来。当地居民都很无奈。

  根据报告预估,未来数十年内我国降水量将有所增加,但干旱趋势可能不会有明显改变,由于需水量也要明显增加,预计2010年~2030年我国西部地区每年的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

  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纬度地区,气温每升高1℃,灌溉需水量将增加6%至10%,而农田蒸发量也会增加几个百分点,因此,虽然我们预估未来北方降水有所增加,但总体上“北旱南涝”的基本格局不会有很大改观。

  而且,我们预测,升温还将使北方江河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并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记者:这对生态系统等诸多方面是否也将造成影响?

  林而达:对,半干旱地区潜在的荒漠化趋势可能增大,区域气候温暖干燥也将导致平原湿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濒危物种增加,大面积沼泽湿地演变为草甸湿地。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变化,表层冻土面积有可能减少10%到15%。而且,风暴潮等极端天气事件也将成为我国沿海地区致灾的主要原因。

  气温上升还可能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由极端高温引起的死亡人数将可能增加,预计气候变化将增加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程度和范围。

  青藏铁路成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典范

  记者:面对全球变暖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而达:除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发生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及早采取对策,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都是全球性的,单靠一个国家很难做出局部改变。如冰川加速融化、洋流变化等,单独的行动很难阻止其变化趋势,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及早应对,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损失。

  我认为,应对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我国气候系统模式,提高预测水平;二是建立中国气候观测系统;三是建设国家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系统;四是建立国家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应对体系。如果这些措施完善了,应对起来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记者:您觉得我国在应对策略上是否做好了准备?

  林而达:这几年来,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非常关心。2005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八国会议上,也重点谈到了气候变化的问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的论断对科技界影响很大。

  国家加强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如多部门联合攻关实施重大环境问题对策支撑计划,在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气候变化公众教育等。

  最近两年我们通过中英合作与宁夏进行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非常重视,已经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十一五规划当中,这是省级政府首次这样做。

  除此之外,青藏铁路也成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适应气候变化的典范。为应对未来升温可能引起的冻土融化,从而危害铁路安全,铁道部采取措施保护冻土,可以在未来几十年间避免升温0.5℃或者1℃造成的损害。建铁路还同时预计到未来几十年可能的升温,这种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在世界上也是很先进的。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链接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英国:增加环保税

  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目前气候变化政策激励机制的着重点应该放在企业投资低碳技术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的沟通上。英国政府将投资250万英镑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并有可能在明年的预算中增加环保税,如提高公路使用税、航空燃油税,征收欧盟内部国家的航空增值税,并对浪费资源的电器征收特殊税等,以便用经济方法说服企业家和普通消费者适应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西班牙:埋葬二氧化碳废气

  为遏止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吸收二氧化碳废气的处理成本,西班牙政府正在研究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贮存的方法,预计此项研究将耗资9000万欧元。这项计划的项目包括建立一家示范工厂和找到安全的储气地点。

  瑞典:成立专门委员会监督矿物燃料使用

  瑞典准备到2010年时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为实现这个目标,瑞典全国人均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从6吨减少到4.5吨。为此,瑞典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的财政投入,加强宣传、促使所有家庭都加入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列中来,制订一个开发替代能源的新战略,成立专门委员会以监督矿物燃料的使用。

  日本:呼吁政府为减排温室气体出资

  日本环境省曾计划对矿物燃料征收环境税,但遭到日本经济产业省和经济界的反对。日本环境省的研究认为,通过普及省油低公害车、提高办公楼和住宅隔热性能、进一步普及节能产品、扩大森林面积等,可以达到温室气体减排6%的目标,但推行这些措施,2006年至2010年每年要投入两万亿日元。由于民间企业的承受能力有限,政府有必要每年出资4000亿至7000亿日元。

  澳大利亚:宣布防止全球变暖计划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2006年10月23日宣布了一项5亿澳元环境计划,旨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变暖。

  与美国一样,澳大利亚尚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由于这个原因,澳大利亚被认为是“环境坏孩子”,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此同时,有关气象专家认为,澳大利亚目前遭遇的百年罕见干旱与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面对严酷现实,霍华德政府这才下定决心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 新浪网国内 作者: 叶铁桥 编辑: 陈天怀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