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西藏文化厅厅长: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

www.zjol.com.cn  2007年01月08日 11:25: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拉萨1月8日电 在拉萨召开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文化厅厅长江央表示,以《格萨尔王传》为代表,入选第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藏民间传统文化,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格萨尔王传》研究专家平措次仁说,为了保护藏民族的这一文化瑰宝,1979年以来,北京、拉萨等地先后成立了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的专门机构,并重视发现和培养格萨尔说唱艺人。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140多名,有关机构正在为他们录音,其中桑珠艺人《格萨尔王传》系列说唱本已经有25部整理出版,剩下的20部可望在2008年出齐。

  研究机构还搜集藏文手抄本、木刻本300多部,其中正式出版藏文本70余部,总印数达300余万册。

  祖祖辈辈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人民创造了许多像《格萨尔王传》这样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美术、藏医药以及传统节日、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民俗活动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央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治区及各地市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先后派出调查组深入城镇、乡村和寺院进行全面调查和采录。

  截至2005年底,工作人员在全区各地采访民间艺人1万多人次,录制了大量的音像资料,拍摄图片上万幅,发表有关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民族文化研究专著30多部,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国谚语集成·西藏卷》。

  近20年来,西藏还陆续组建了20多个民间艺术团、专业歌舞、藏戏和话剧表演团,成立乡村业余文艺演出队500多个,藏戏演出队160多个,并先后建成多功能群艺馆6座、县级综合文化中心37座、乡级文化站175座,各类文化娱乐场所达到3000多处。

  在2006年颁布的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西藏申报的《格萨尔史诗》、热巴舞、唐卡、藏族邦典与卡垫织造技艺和藏族造纸技艺等15项遗产榜上有名;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西藏各地的舞蹈、音乐以及珞巴族服饰等在内的38项入选。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边巴次仁 编辑: 施袭森
·中央财政加大对西藏扶持力度 补助占藏总支出92%   2007-01-08
·西藏自治区精心打造2007年春节藏历新年晚会   2007-01-06
·2006西藏经济增速创十年新高 人均GDP首破万元   2007-01-04
·越来越多的西藏农牧民从援藏项目和资金中受益   2007-01-04
·西藏那曲地区巴青县发生车祸 致3人死亡4人重伤   2007-01-01
返回国内新闻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