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海南省三亚南田农场爱泉分场红东队的林友学心急如焚地赶到农技“110”南田服务站。他家种植的冬季豆角正大面积地受到螨虫病的侵害,特来向服务站的技术员求助。不一会儿,技术员刘小侨提供了诊断建议,林友学在服务站买好农药,一身轻松地回家了。
“全省目前已建立了23个指挥中心、98个服务站和300多个服务点,初步形成省、市县(区)、乡镇三级,纵向联通、横向协调的农技服务‘110’工作体系,累计受益农民达400多万人次。”海南省科技厅厅长肖杰介绍说。
组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快捷优质科技服务
2001年8月,琼海市长坡镇养鸭专业户谢维信养的3000多只小鸭子染上疫病,手足无措的他给当时的市委书记肖杰写了一封求助信,肖杰迅速指示市畜牧办的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救治。农民的求助信引起市领导的思考,催生了琼海市农业科技服务“110”。
海南省科技厅及时总结琼海市的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农技“110”。2003年以来,海南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488万元,各市、县(区)将农技“110”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给予扶持。
“覆盖面广、手段先进”是海南农技“110”的显著特点。如今,农技“110”建立了省指挥中心,并在每个市、县(区)设立分中心,建立服务站点,给每个站点配备电脑,安装远程视频系统和智能化专家系统,开展远程培训、专家指导和诊断等服务。目前,中心拥有技术服务人员2029人,其中省级专家团专家53人、市县专家团专家450人、服务站工作人员960人,服务点科技乡土人才566人。农技“110”服务站点打破过去乡镇农技站以行政区划设点的做法,主要根据产业发展、农民需求和市场容量建立,各站点可以跨区域服务,农民只要拨打全省统一服务电话“963110”即可就近得到快速的技术服务,还可以到服务站免费上网查询生产技术信息。基层技术人员碰到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可以通过服务站或指挥中心的视频终端,由专家或技术人员提供远程诊断服务,必要时也可到现场服务。
去年底,琼海市塔洋镇裕山村农民陈邦顺的冬种辣椒种子催芽7天还不见露白,并长霉发黑。农技“110”塔洋服务站站长王燕详细询问前来求助的陈邦顺,并和他一起驱车前往地头观察,原来是包裹种子催芽的材料太厚,种子缺氧不萌动。经过处理后的第二天,种子便全部露白萌芽。目前,海南农技“110”服务范围已从单一的种植业扩大到水产、畜牧等生产领域,服务手段从专家咨询指导扩大到技物结合、信息发布等服务,服务过程从产中服务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服务。
以服务带市场,以市场促服务,建立起农技服务长效机制
在海南现有的98个农技“110”服务站中,46个依托乡镇农技站建立,35个依托农资企业建立,11个依托专业技术协会建立,6个依托科研机构建立。这些集社会化、市场化、组织化和专业化为一体的运作方式,有效地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各类专业技术力量为农民服务。
站在万宁市港下村高位水池的旁边,海水养殖“110”服务点负责人周先雄一脸笑容。他自己10多年来试验孵化的石斑鱼苗得到很好的推广,周边420户农民依靠他传授的海水养殖技术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渔民林平一家6口人以前全靠他一个人捕鱼挣钱度日,周先雄送给他1500尾鱼苗,在鱼上市前全程进行无偿跟踪技术指导,林平现在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各市县采取的农技“110”服务模式不尽相同。陵水黎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前几年,农民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扶持下,种植了大面积的芒果,但由于不懂技术,果树几年都不结果。县“110”指挥中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邻县的南田农场进行科技联结,由1个技术员带几个农民,农民掌握基本的技术后,再传授给其他农民。乡土技术员陈其智说,他已经教会几千个农民掌握芒果基本种植技术。
所有建成的农技“110”服务站都实行企业化经营,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服务站内一边是经营场所,一边是技术咨询服务处。通过开展技物结合,以服务带市场,以市场促服务,建立起农技服务长效机制。长坡服务站的前身是黄牛贸易公司,公司加盟到农技“110”后,一改过去传统的经营方式,服务站用技术员无偿的热情服务赢得农民信任,以提高农资产品的销售额来获得利润。对于一些困难农户,服务站先将种子、化肥、农药供应给农民,等到农民收成后再与服务站结账付款。享受长坡服务站赊购与技术指导的农户约1000家,资金总额达90万余元。三亚市荔枝沟服务站依托三亚海森泉农物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站长刘家文介绍说,服务站建立以前,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只有300万元,而现在的年收入已翻了番。“技术员服务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司和个人的利益,有了这样的市场激励机制,技术员为农服务的热情更高了。”刘家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