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1日,受奶业市场调节作用的影响,伊利与蒙牛两大集团决定提高呼和浩特地区的原奶收购价。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称,此次将对在奶业园区进行养殖的奶农每公斤原奶收购价提高0.10元,其它奶户所交原奶每公斤收购价提高0.04元,目的是想通过原奶的提价,重点培育奶业基地建设,有效提升奶业基地的奶源供给水平,扩大基地奶牛的饲养规模。这一利好消息会不会重新激发奶农的养殖热情,原奶提价究竟能给奶农养殖户带来多少实惠?
奶价上涨难抵饲料涨价
据了解,此次伊利、蒙牛两大乳业集团调整原奶收购价的地区只限于呼市。近一、二年,呼市奶业养殖效益受饲料价格上涨而逐年滑坡。
养殖户养牛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奶牛存栏数增幅缓慢,一些奶农弃牛而改行。去年个别近郊地区的奶农把奶牛当作菜牛廉价卖掉后以归还信用社的贷款。
呼市赛罕区东把栅乡西把栅村的奶牛养殖户赵二娃前几年靠养殖奶牛确实挣了钱。赵二娃说,现在,村里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的农民,一年的种菜收入比养5头奶牛的收入还高。于是从去年开始,奶农纷纷卖了奶牛而种菜。这几年养奶牛付出的辛苦太多不说,弄不好一年几乎没有任何收入。在听到原奶提价的消息后,赵二娃丝毫兴奋不起来。他说,原奶收购价早就该涨了,涨价的那部分利润已被饲料价格上涨给抵消了。现在原奶涨价正好与饲料涨价的基数相当,养奶牛不赔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赵二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是散户养殖,这次原奶收购价涨了4分钱,但去年秋后玉米青秆和其它精饲料价格就上涨了,精饲料每公斤甚至上涨了约5分钱,玉米青秆过去一车才20来块钱,现在一小捆就得3块钱左右。
奶农得利仍很薄
呼市赛罕区金河镇的王平说到这次原奶上涨时也同样高兴不起来。从2005年开始,王平饲养的10头奶牛都在赔钱,他说这次原奶收购价上调虽然有一些益处,但作用不大。
王平说,他过去饲养的奶牛每月奶款收入约3500元,现在即使原奶涨价了,奶款月收入也不会突破4000元,而他一个月投入的饲养成本近5000元左右。王平说,他早就想把奶牛卖掉,但由于奶牛价格大幅下跌,他担心廉价处理奶牛之后,落下的“饥荒”还不了。
与王平相邻的另一位养殖户说,自己原来饲养的奶牛处理得仅剩两头了,公牛犊不值钱只能当作肉牛卖掉,母牛犊卖价从过去的4000元左右下跌到现在的400元左右。奶牛养殖的利润现在相当薄,提高原奶收购价恐怕只能是权宜之计。从长远发展看,奶牛养殖的产业链涉及到饲养成本和奶牛本身的价格。他表示,如果饲料价格还在上涨的话,奶农只得弃牛改行。
政府企业竭力扶持
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集团目前都在竭力扶持各自的奶牛养殖户,政府也在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积极引导奶农走规模化、效益化养殖的路子。
统计资料显示,到2006年末,呼市奶牛存栏约80万头,其中基础母牛51万头,为促进乳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呼市政府计划用三年时间,每年投入1000万元。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也分别投资用于人畜分离的奶牛小区建设。今年还将继续推进“良种补贴”、“防疫补贴”、奶牛风险金和百万头奶牛增产技术推广项目。2007年呼市奶牛存栏头数争以达到100万头,进而完成100万农民人均一头奶牛的目标。
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集团的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尽管仅原奶提价一项就使两大乳业集团每年各自多付奶款过亿元,但普通奶产品不会涨价。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表示,原奶提价只是乳业集团让利于农户的一项措施,目的是要设法保证奶业链条的完整性。对于两大乳业企业来说,原奶提价就意味着一年将增加近2亿元的成本,压力自然不小,但奶产品涨价不太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这次蒙牛、伊利提高呼市地区的原奶收购价,尽管不会影响其奶产品价格,但原奶价格上涨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几乎微乎其微。如果原奶收购价再做提高调整,势必会造成奶产品价格的上涨,这种结局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尤其对身处激烈竞争中的乳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记者王林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