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2日是被毛主席称赞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就义60周年。然而,这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却意外地在60年后,被人为地推进争论的旋涡。
1月15日,《新民晚报》一则标题为《北大教授阿忆博客披露刘胡兰死在乡亲铡刀下》的报道称,大家耳熟能详的刘胡兰,并非被国民党所害死,而是死于乡亲们的铡刀之下。尽管阿忆(本名周忆军)在文中一再声称,这丝毫不影响刘胡兰的伟大。但是,一些媒体言论马上开始对过往宣传的刘胡兰事迹提出质疑。有评论称:“阿忆教授的文章基本上是一个立足于调查研究的细节叙述,可视作一段待证史实。刘胡兰死于村民之手,反而更加形象深刻地说明了人性的弱点。”还有的认为,这一历史细节的披露,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与残酷,竟然反问“我们难道已经脆弱到不敢面对真实历史了吗?”显然,所谓刘胡兰“死因真相”的披露,已经对刘胡兰的英雄形象造成了影响。
在这起事件中,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阿忆在个人博客中称,刘胡兰并非被国民党所害,而是死于乡亲们的铡刀之下。在表面上,阿忆是从学术角度探究历史细节,但事实上,对这一点的突出,已经起到了混淆是非的作用。
其实,对于刘胡兰牺牲的原因不应该有争议。退一万步讲,即使她不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正规军亲手杀害,而是被国民党武力胁迫下的其他人杀害,难道就能改变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刘胡兰这一基本事实吗?何况,阿忆的所谓“披露”,并非来自第一手资料,其“披露”本身就缺乏权威性。
细品阿忆关于刘胡兰死因真相的“细节披露”,与其说他是在探究历史真相,倒不如说是在抹黑历史。这与近年来网络上“恶搞”英雄人物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从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所谓“更正”,到雷锋的所谓“初恋女友”,共和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们几乎都在遭到质疑。一批红色经典形象,像阿庆嫂、潘冬子、杨子荣等也无不被画上另类嘴脸。这些“恶搞”不仅损害了英雄形象,更给青少年造成美丑不分、是非不明的混乱。其本质是要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进行彻底的颠覆。
过去,限于条件,一些英雄事迹的细节表述可能不够精确,但因此而否定英雄业绩就是本末倒置。对此类目的不纯的“爆料”和“恶搞”,人们不应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