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两年前的同题调查相比,除了开发商追求暴利的因素之外,目前多数公众更倾向于把房价过高的原因归结于政府调控不力—地方政府尤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96.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中国房市存在泡沫,其中47.3%的人预测“泡沫将在10年之内破灭”
民声
“2006年的中国地产基本上属于酒后驾驶,酩酊着闯向2007年。警察叔叔手里捏着罚单还在纳闷:‘它怎么不减速呀?’看客则念叨着:‘多危险呀!快出事了!快出事了!’”
房价长期居高不下,到底该怨谁?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新浪网新闻中心、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ePanel在线调查平台,对2582名公众进行的专项调查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地方政府缺乏调控的积极性(67.5%)、开发商过于暴利(60.7%)、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40.3%)这三方面因素,应该对目前房价过高的局面负主要责任。
记者注意到,与两年前相比,公众对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的判断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05年5月,本报社调中心对北京、上海、深圳、沈阳4个城市500名居民进行的电话随机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造成房价高的3个最主要因素是:投资房市者的炒作(51.6%)、开发商的利润过高(44.7%)、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38.9%)。
比较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公众注意力的焦点已悄然转移。除了开发商的因素之外,多数公众更倾向于把目前房价过高的原因归结于政府调控不力——其中,地方政府尤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从2005年至今的两年时间里,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多轮、多方面的宏观调控手段。2005年3月,央行上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4月,“国八条”出台;5月,建设部等7部委联合出台房产新政稳定房价;2006年5月,“国六条”出台;6月,90平方米以上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提高至30%;7月,国税局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征收个人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9月,建设部等单位联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但一系列的措施仍然没有抑制住房价的飙升。
最新的调控举措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在1月17日宣布,全国各地将从今年2月1日起开始清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开征土地增值税之后,房价到底是涨是落,一时间,再次引起舆论和公众的广泛议论。在新浪网财经频道的一项共有3367人参与的调查中,91.7%的人认为开发商会把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76.6%的人预测开征土地增值税之后,房价会继续上涨。
合作建房发起人于凌罡1月14日在博客里发文说,北京的房价已经超过美国纽约。“离曼哈顿岛10公里的皇后区,一套建筑面积为198平方米的房子,精装修,附家具电器,免费送私家绿地和车位,单价折合人民币每平方米19800元,总价约390万元。这种价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并不鲜见。但是,买下同样价格的房子,纽约的一名普通职员只需要6.6年的工资收入。而在北京,即使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也需要39年。”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数据预测,2007年北京房价将继续高位上涨,涨幅趋于平稳。2006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北京新建商品房价格以10.3%涨幅居全国之首,中心城区二手房每平方米价格早已突破万元关口。
房价上涨依旧不屈不挠,宏观调控仍然效果不明,这直接导致了公众对稳定房价的信心大打折扣。两年前,本报社调中心的调查发现,58.9%的公众相信房价能得到有效遏制,而今天,这一比例已下滑至20.6%。
“房价上涨过快,不仅老百姓不允许,宏观调控部门也不允许。”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部长范剑平这样说。2006年年末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7年将继续宏观调控,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至于地方政府的调控力度,曾有人大代表告诉媒体,中央政府在2006年就已下令,调控房价不力的地方政府要负责任,而且摘掉了不少人的乌纱帽。由于2007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前一年,同时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市场的平稳过渡非常重要。这位人大代表预测,如果2007年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相关责任人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2006年的中国地产基本上属于酒后驾驶,酩酊着闯向2007年。警察叔叔手里捏着罚单还在纳闷:‘它怎么不减速呀?’看客则念叨着:‘多危险呀!快出事了!快出事了!’”今年年初,《新周刊》以《中国房地产心理崩盘为期不远》为题,预言中国房地产在未来一年内的走向。
在本报刚刚结束的调查中,17.9%的公众认为房市崩盘已为期不远,他们给出的心理时间表是“2008年之后”。调查显示,96.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中国房市存在泡沫,其中47.3%的人预测“泡沫将在10年之内破灭”,12.3%的人认为“10年后才可能破灭”,37.2%的人相信“这个泡沫不会破”。
所谓房市泡沫破灭,有经济学家给出这样的定义——房价在12个月内跌幅超过30%。
尽管公众预期比较悲观,但在谈到未来一年的房价走势时,27.8%的受访者预测房价将会在2007年“继续疯涨”,49.7%的人认为可能会“略有上涨”。相比之下,认为“维持不变”和“有所下降”的比例分别只有7.5%和13.1%。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袁秀明博士分析认为,中国近几年房价连续上涨,但房屋租金价格却基本不变,说明房价上涨已失去理性。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黄皮书也警告说,中国应该记取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值得注意的是,房价涨幅如此之高、速度如此之快,已经明显打击了公众的购房热情。本报调查发现,在2007年有购房意向的公众占20.4%,49.9%的人则明确表示“肯定不买”。
另据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居民购房意愿在去年前三季度持续下跌,创下了17.5%的历史最低纪录(仅有17.5%的居民在未来3个月内有购房意愿)。第四季度虽有微升,但上升幅度也仅有0.3个百分点。整个2006年度,居民购房意愿比2005年下降了2%。
高昂的房价令人望而却步,加薪速度明显落后于房价涨幅,也直接影响了购房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查发现,2007年薪水明显上升的公众只有5.5%,略有上涨的占35.2%。因此,38.4%的人坦言自己“根本买不起房”,分别有33.1%和21.7%的人认为自己只能负担得起“经济适用房”和“去城乡接合部买商品房”。只有6.8%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市中心或繁华地段购房”。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众普遍悲观预期的同时,也有人认为,需要给政府一段时间。本报调查显示,18.1%的公众认为,目前房价过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宏观调控的效应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尚未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