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台湾当局的杯葛,十年未能建成的两岸跨海大桥,日前传出日本人打算投资修建的消息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寒芳发自福州“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变这湾浅水为通途,是两岸同胞的梦想。金门县提出的连接金门岛和厦门大嶝岛的金嶝大桥方案,最近引起了包括日商在内的多方投资者兴趣。
日本人和“赌王”都感兴趣
按照金门县政府去年完成的“金嶝大桥兴建工程可行性及方案研究”,初步规划建桥路线由金门的五龙山,通往厦门角屿、大嶝或莲河等三条路线,其中连接大嶝岛的路径最短,全长8.6公里,经费约需101亿新台币(约合25亿人民币)。
1月10日,日本鹿儿岛县竹山建筑公司副社长竹山哲史、常务董事柳悦二、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若宫清等五人专门进行考察后,对金嶝大桥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寻找协力银行,提供低利贷款投资参与建桥。
金嶝大桥的潜在经济效益,并非只有日本商人才捕捉得到。厦门大学经济学系丁长发博士今年元旦受金门县政府和县长李炷烽先生的邀请,考察了金门。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李炷烽在此之前去澳门拜访过“赌王”何鸿燊先生,何在考察了金门和澎湖后,非常欣赏金门的地理位置,表示如果台湾当局同意,并且可以批准在金门主要是在小金门开发建设博彩旅游业,他将愿意投巨资开发。
日资难以参与修建
丁长发不看好日资投资的前景。金门县曾在1938年沦陷,随后日本侵略者将厦门、金门、浯屿三岛合并成“厦门特别市”,进行了血腥统治,金门同胞也深受其害。如果日资投资修建,金门民意应该是通不过的。此外,金门在台湾海峡中占据战略地位,而日本一向把台湾海峡视为自己的“海上生命线”,甚至将“台湾海峡的安全问题”列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综合历史及现实安全因素,由日资修建,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方面都不可能答应。
“我个人倾向于由大陆的民间资本或金门的民间资本来修建,或者金门县和大陆国有资本一起修建。”丁长发如是说。
1998年清华大学教授吴之明提出建造金厦跨海隧道,2002年两岸学者提出建造金厦和平大桥,结合大桥和跨海隧道,连接金门和厦门。今天的金嶝大桥方案,其实是先前跨海隧道和金厦和平大桥的简缩版。
金嶝大桥对金门的直接效益,并不仅仅是交通便利。李炷烽表示,一旦连接金厦“两门”的桥建好,金门县可搭上厦门、福建省乃至大陆快速前进的经济列车,摆脱离岛的宿命,与厦门连为金厦生活圈。
十年能否“磨”一桥?
金门与大嶝之间,乘船走一趟不到10分钟,近在咫尺的距离却成“天堑”,而“天堑变通途”的构想已经走了近十年。按照现在的进度,2009年造桥一说才能提上日程。
两岸“连线”一再被搁置,并非经济、技术上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当局的政治障碍。李炷烽曾表示,金嶝大桥技术方面不成问题,因为这条水路水很浅,桥墩的架设不是很困难,经费也做了评估,这些都不是问题。福建省交通厅以及厦门市有关交通部门都非常支持,也都实地去看过,先前的准备工作都很充分了。
真正成为“拦路虎”的是政治问题。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2000年2月到金门竞选拜票时,开出任内兴建金门大桥支票,金门县议会也通过县府自筹10亿元新台币建桥基金,但是在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当局却屡屡杯葛金门大桥的修建,遑论“两岸和平大桥”这样敏感的字眼。
在两岸关系极不明朗的前提下,金厦之间架设跨海大桥项目,似乎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大陆有学者表示,如果台湾当局不回到“一个中国”的立场,金嶝大桥建设很可能遥遥无期,“离开了两岸关系的前提是极不现实的”。此外,也有学者担心说,“台独”分子早有将金马地区甩给大陆的想法,以便将来“划峡而治”,若此桥建成,台湾当局可以借机割断台湾与大陆的纽带——金门。
丁长发认为,“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是反过来说,不修建金嶝大桥,‘台独’势力是不是就会小呢?修建这个金嶝大桥,其实反而有利于台湾民众了解我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说,如果能促进金门县的经济发展,反而可以使金门成为一个和平统一的示范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