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31名农民被骗出国“打黑工” 噩梦般度过140天

www.zjol.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8:53:5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31名农民被骗出国“打黑工”

  日前,法院判决一组织者有期徒刑10年

  一家根本没有经营资质的劳务公司声称能办理赴马来西亚的出国劳务,而且待遇很优厚。新民市的31名农民很动心,于是每人交了2.6万元中介费。没想到该公司给他们办的是旅游签证,出去之后只能“打黑工”,不但报酬低,连生活都难以为继。流落异国100多天后,31名农民终于回到沈阳,将这场“劳务骗局”的组织者告到法院。

  1月23日记者从市法院获悉,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张俊博因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31名农民欲出国寻梦

  2003年3月初,辽宁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俊博的奶奶去世,该公司经理刘健代表公司来到新民市罗家房乡吊唁,竟引出了31名农民被骗的故事。

  刘健对张俊博的姑父周某说:“我决定在罗家房设个招工点,帮助大家出国致富。到马来西亚干餐馆业每月能挣1600元马币,合人民币3500元,年终还有奖金,时限为2年,干好了可续签合同。”他还授权周某代为招工。

  能够帮乡亲们致富,周某显得很热心,极力在亲属中宣传了这事。而对于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能到国外打工挣钱,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31人欣然报名。尽管每人需要支付2.6万元的劳务费,他们也认为一定能赚回来。

  噩梦般的异国140天

  2003年12月25日,他们兴冲冲地踏上征程。由于护照和签证上都是英文,农民们根本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更分不清旅游签证和劳务签证的区别。他们只好像从未出过门的孩子一样,怯怯地跟在张俊博的身后,一切手续都由张帮助办理。

  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后,31人被拉到了70多公里以外的郊区。可是前去打工的茶餐室还没有开张,他们只能等待。等到2004年2月28日,茶餐室终于开业了,可每天的营业额只有二三百元,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听当地人说,餐饮业根本就没有每月1600马币这么高的工资,一般一个月就能挣400多马币,有技术的才挣1200马币。

  平时,31人只能挤住在3间小屋里,并被告知不许上街。这时他们才知道,自己是通过旅游签证出来的,根本没有打工资格,如被警察发现,还会因超期滞留被抓。

  农民们知道上当了,可又没有自救的办法,只能每天痛苦地活着。到了后来,他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到马来西亚移民局报案,移民局将他们扣留了13天。4月16日,度过了噩梦般的140天后,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出国劳务中介竟没资质

  他们回国后向公安机关报案。接到报案后,省公安厅、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和平区工商局联手对辽宁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发现,该公司根本没有能证明自己从事劳务输出业务的合法手续。

  张俊博也供称,辽宁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没有合法办理对外劳务输出的资质和权利。但是由于农民有强烈的出国打工愿望,他们觉得这是商机,决定冒险干这项业务,用旅游签证的形式把他们办出去打黑工。

  法院审理查明,张俊博伙同刘健(在逃)以辽宁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在新民市非法招收赴马来西亚的出国劳务人员,在以旅游、探亲、留学等名义骗取出境证件后,组织31人出境赴马来西亚非法务工。

  严惩组织者判刑十年

  市法院审理后认为,张俊博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明知辽宁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权办理对外劳务输出的情况下,伙同他人,以办理旅游签证等形式,组织31人出境赴马来西亚非法务工。其行为已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市法院判处张俊博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张俊博不服,提起上诉。省法院于近日作出维持原判的裁定。

  必要提醒:出国劳务要慎重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打工的确是帮他们走出贫困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像刘健这样的非法中介,在劳务市场上也不少见,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鼓吹可以获得高工资正是这些非法中介诱骗劳工的惯用手段,而这些劳工由于致富心切,加上对有关外出劳务政策的不了解,也就容易上当受骗。正因为如此,一些境内外的非法中介和个人,也就通过虚构项目,以旅游、培训、商务签证等形式诱骗劳务人员出国,从而骗取高额中介费。造成劳务人员出国后无法获得工作准证、没有工作、生活困难,甚至因非法务工被扣留或遣返。

  正因为如此,国家商务部早就提醒:出国劳务应选择经商务部批准的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公司,并请其出具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以及使馆对劳务项目的确认函;在未取得有关国家工作准证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出国,以免上当受骗;不要以旅游、商务签证等形式出国劳务。

 

 


来源: 搜狐网 作者: 周贤忠 编辑: 何始玉
·黑工厂屡被曝光仍能复产 记者采访遭群殴致伤   2005-05-02
·流浪人员拒绝打黑工被拔掉七个手指甲活活打死   2004-11-29
·波兰总统曾在伦敦打黑工   2004-05-08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