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的学生提问,请杨振宁教授谈谈多次提及关于“中国人有很高素质”的内涵。
“很多人关心中国血统的人,在世界各国做科研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国本土为什么还没有?主要原因是发展中的中国投入科研的资源还不足,我相信二十年后中国本土会产生诺贝尔奖得主。
“有人说,国家近些年,每年给清华大学等六亿人民币的经费,也不见岀大成果。此言看起来好像有道理,但是不正确的。这个数字只是美国一个研究所的经费,美国有几百个研究所,而且一做就是五十多年;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要有积累和传统,任何的科研不是靠一天或几天可以完成的。
“我是根据中国经济成长的速度与中国学生的素质综合考虑,得出二十年以后中国本土会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结论,我希望能够看到这一天。”杨大师如是回答。
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四时半,美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应邀在澳门科技大学作《二十一世纪的科技》讲座。近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围绕“旧邦新命――中国科与技的关系”展开。杨大师认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的科技重点将向“技”的方面倾斜;三、四十年后,中国必成世界级的科技大国。
以后半小时许的台上台下互动式的问答,让听众爆满的澳科大D座会议厅气氛更加热烈。八十四岁高龄的杨大师,身着深灰色西装,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回答问题,不时地离开讲台,在主席台上走动。他敞开的上衣,露出枣红色的羊毛背心,显得分外精神和富有活力。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许敖敖先生说,杨振宁教授到科大作报告是对全校师生的激励和鼓舞,今天的讲座受到全校师生的追捧,科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喜气洋洋,学生们为能够目睹先生的风采,下午三点就在会议厅前排起长龙。杨振宁院士的成就与声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不过,坐在记者旁边的澳科大学生会通讯社“小记者”,还是透露岀了一点点的遗憾:二年前,杨大师建立“八二与二八”的美好姻缘之另一半翁帆女士,今天未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