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牛市诱惑大学生炒股信心满满
记者调查发现,像小宋这样炒股的大学生还不在少数,持续的“牛市”更是让不少大学生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股海。
“我的股票又涨停板了!”刚放寒假,川内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杨却忙得不可开交,每天一大早起床后,不洗脸刷牙便坐到了电脑前,关心着证券行情。他充满信心地称:“股市节节攀升,我只需要在电脑桌看看股市,关心基金。现在我已有了30%的收益!”
小杨的同学也准备在今年春节到股市“小试牛刀”,“有几个同学2006年买基金都赚了。现在大学生活空闲的时间太多了,不如用这空闲的时间创造点财富!”
财大大二学生小吴则是从学校的模拟炒股活动中萌生了对股票的兴趣,几次虚拟的成功后,他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股票模拟操盘,去年,他也投入了“真枪实战”。
不少大学生都认为,“存银行不如买股票”才是大学生时髦的理财方式,从大学起,就应该培养经济头脑和理财本领,校园内的“炒股族”由此出现。由于股市目前红火,大学生们对炒股票、买基金都持乐观态度,也对赚钱充满了信心。在一家靠近某高校证券公司工作的林先生称:“学生来开户已很正常了,其中男的比女的多。”
“反正我妈把下学期的生活费给我了,一万多块,存起来还不如拿来赚点钱!”小杨向记者亮了家底,由于自己家庭环境不错,加上平时做些兼职,小杨手里有了些积蓄,“当然,不能被妈妈发现了,不然她不会一次性将生活费全部给我!”
记者发现,大学生炒股大多成本并不高,多至1万元左右,少则1000元不等,这些“成本”来源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学费,还有一些同学将打工收入也投入到股市中实盘操作。
专家提醒
入市风险不应该鼓励学生炒股
“学生娃娃炒股?”昨日(28日),在冻青树农贸市场,记者对家长们做了个随机调查,家长们对一些大学生炒股现象感到非常惊讶,十位家长均表示不赞成,还有三位家长表示要好好反思自己不能一次性给孩子太多生活费。
对这种现象,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尚伟表示,学校当然不会鼓励大学生炒股,但实际情况是,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如果是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自己拿出有限的几千元钱,在股市中小试身手,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还是有帮助的。他还认为,在校大学生炒股不能头脑发热,因为股市是有风险的,像小宋这样成功的例子是极少数。此外,大学生毕竟没有稳定收入,用来炒股的“成本”也是从父母处获得,必须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如果学生一门心思想在股市中发财,甚至从父母处搬来巨资炒股是相当不妥的做法,要以学业为重,别当炒股专业户!”蔡尚伟这样忠告那些热衷炒股的大学生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