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www.zjol.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0:06:3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用3个关键词大致可以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从“自造”到“制造”再到“智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30年,受环境制约,中国经济与科技走过了漫长的“自造”阶段。自力更生、独立发展使国人收获了引以为傲的“两弹一星”等科技成果。

  第二个30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可称为“中国制造”阶段。中国告别了闭门造车的历史。现今,作为万众瞩目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依靠劳力资源优势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动力引擎。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思路是:依托于强大的制造业基础,通过赋予劳力资源优势明显的“中国制造”以创新DNA和巨大的智力附加价值,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欧洲、日本之后的又一个创新基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个30年,以创新为特征的“中国智造”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不竭泉源,必将催生出面向未来的、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溢价力的创意产业和知识经济。

  “中国智造”的动力来自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泉源和创新市场等4个层面。

  创新环境——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的国策。创新机制——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将加速创新进程、提升创新效能。保护创新结果,以保证创新源头永不枯竭。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专利活动综合报告,当前在全球专利申请量排行榜上,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第五大申请国。创新泉源——丰富的人才储备(特别是在IT产业领域),使中国的创新实践获得了强大动力。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约20万名IT领域的毕业生,这一数字是美国的5倍、印度的两倍。创新市场——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市场,甚至可以完全消化厂商所孵化的“制造”成果——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最大的家电市场、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且有望在今后两三年内成为第一)、第二大PC市场,这不啻为相关领域的软硬件制造商、服务商、内容供应商提供了跨越式成长的机遇。

  作为“中国智造”的助力者和参与者,在分享“智造”资源的同时,跨国企业亦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例如,跨国企业应利用自身的资金和经验优势,为中国培养出一批批兼具国际化视角和大型项目管理经验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应帮助国内同行提升创新实力、孕育创新成果、寻求业务机遇。跨国企业还可在深入研究和开掘本土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开发出“中国智造”的产品,再将之推向国际,使之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用户发挥影响。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将由全球制造业中心变为真正的智力研发中心。

  微软公司希望在“中国智造”的征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来自中国的伟大技术越多越好。”——微软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尔·盖茨的这句话,可用以概括微软公司对于中国这一迅速崛起的全球创新峰峦的基本态度和美好预期。中国正在成为全新的创新源,中国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无限的机会,“中国智造”必将惠及全球。

  (美国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


来源:人民网 作者:魏文彪 编辑:黄乐曼
·面对"拦路虎","中国制造"当勇往直前!   2007-01-08
·“中国制造”何时不再贴牌生产?   2006-11-03
·姚明与“中国制造”   2006-10-23
·乐见"中国制造"让位于"越南制造"   2006-08-23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