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代表和委员提出的议案也越来越多,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据省权威媒体报道,政协会议才开不几日,已收到提案470多件。人大这边我想也大致相同,也将会是一个议案频出的大会。
提(议)案多是好事情,说明我们的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在不断提高,不愿再当举手代表、哑巴委员,我们应该为之高兴。然而,当成百上千的提(议)案一夜之间在“两会”案头之上堆积如山,好似一场提(议)案的“大餐”,会议提(议)案小组要在几日以内准确地完成审核、分类、整理、提交等工作,又似觉有忙凑之嫌。笔者通过媒体稍微留意了一些提(议)案,发现其中不少事情都是日常的管理问题或者极其个别特殊的问题,还有一些是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或设想。我以为,像这一类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平时通过适当渠道向政府部门提出或反映,再说人大、政协在“两会”闭会期间好象也照样要受理代表和委员的提(议)案。如果大家都把问题集中到每年召开“两会”的这个把多星期内提出来,那么即使代表、委员们会议期间不吃饭不睡觉,恐怕也讨论不完这么多问题的,即便是哪个提(议)案排上了号,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很多问题恐怕也难以深入讨论,以至于不能形成最终的决议。因此,对于有些提(议)案来讲,与其在“两会”期间“打拥堂”效果不好,不如选择“两会”之外其他更有利的时机提出来,其实很多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提(议)案最初并不是在“两会”期间直接提出来的,比如前几年废除收容制度的建议即是一例。
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任期是一届,从理论上说,在这几年之内,代表和委员们随时都肩负有代表人民表达民意的职责,发现问题或者接受人民的委托反映问题,应该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年一度的“两会”召开期间。当然,作为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常委会来讲,如何更加有效地处理代表和委员日常的建议和意见,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的,就应该及时反馈并且加以督办;能够召开常务委员会议决的问题,就召开常务委员会议决;必须等到一年一次的代表大会或全体委员会议才能够议决的问题,再拿到会上去讨论或表决。如此一来,既能够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不忘经常性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能够减少“两会”召开期间提(议)案过于集中,所提问题过于分散,重点难点不易突出的问题,即便是从节约会议成本上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
逢年过节之时,医生都要劝说人们注意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其实,这每年一次的“两会”就像一个盛大的政治节日,不少人总想在这个节日期间“饱餐”一顿,不管什么样的“食物”,统统都摆到餐桌上来,指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结果有可能事与愿违,非但没有长胖,反倒是患上消化不良。事实上,如今很多经济社会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也会有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指望轰轰烈烈地开几天会,把问题一提出来便一蹴而就,是完全不可能的。另外,一些日常性的社会管理问题,以及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路和设想方面的问题,也完全没有必要都堆到“两会”这“节日”期间的“餐桌”上来,因为原本就该在日常反映和解决的问题,就不能够拖到“两会”召开了再来反映和解决,建设性的思路和设想与有关部门一起反反复复研究论证,更易使其变得成熟,最终付诸实施。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政府部门,随时都要重视和倾听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只是“两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就重视,就及时解决,而不是“两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就给予慢怠。因此,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两会”期间丰盛的提(议)案“大餐”,多少也反映出平时“饮食”和“营养”上存在不足,说明政府部门的“消化功能”还有待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