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去15年中,中国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但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工资分配中的突出问题。
昨天(1月31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公布系列收入分配报告显示,1990~2005年,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45.3%逐步提高到63.2%。
但也就在这一时期,平均货币工资收入最高最低行业之比由1.76∶1扩大为4.88∶1。
城乡工资收入差距拉大
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我国的工资分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报告说,1990~2005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1167.8亿元增加到8755.2亿元,在农村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0.3%提高到36.1%;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3471.1亿元增加到43831.3亿元,但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从77.0%下降到74.3%。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分会会长苏海南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农民工资性收入上升得益于农民进城打工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下降则说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格局基本形成。在城市中,除劳动要素外,资本要素和技术管理要素等也在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工资性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仍然过大。
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2倍左右。
此外,2005年城镇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户的人均收入之比为9.2倍,比上年扩大了0.3倍。2005年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之比为7.3倍,比上年扩大了0.4倍。
行业差距进一步扩大
发改委的报告明确表示,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别。
1990~2005年,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除少数几个年份以外,其增长速度均快于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并在2003年成为平均货币工资收入最高的经济类型。
1990~2002年,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以及电力煤气等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采掘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等行业。
苏海南说,国有单位增长较快的根本原因是它们资源分配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垄断行业,垄断行业利润获得相对容易,所以工资增长也就比较快。
发改委的报告称,如果进一步考虑到高收入行业集中的垄断行业的工资外收入和员工福利大量存在的现状,差距将会更大。
与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快速增长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这部分人群主要是非国有、集体企业的一般职工和农民工,他们的工资增长缓慢。因为供过于求仍然是劳动力市场的现实。”
2005年的数据也表明,平均工资排在前十位的行业,工资增长率都超过了10%。而同时,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后十位的行业,增长率都比较低。
国企收入不合理拉大
发改委的上述报告认为,目前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同工不同酬现象以多种形式存在。
此外,事业单位工资分类管理的办法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工资中体现岗位和贡献的因素不足,工资外收入缺乏有效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不到位,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有效建立。
报告还坦承,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2.5%。同期,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的费用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