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环球》杂志记者专程来到位于英国东南部的费利克斯托港口,目睹了世界最大货轮从中国运来山一样的上万个集装箱消费品的空前盛况。
在岸边,记者与一名30多年前到过香港和广州的英国人戴维聊了几句。戴维说,一想到亲朋好友相聚时吃的、用的很多是“中国制造”,就突然让人感到中国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力量。但如此大量地从地球的另外一边向欧洲运送消费品,至少从环保角度而言,对我们这个星球没有太大的益处,毕竟运输过程中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当时的对话并没有谈到,这些海上巨无霸从欧洲驶回中国时却满载着有待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及回收垃圾,其中从英国运走的主要是废塑料。这些回收的废物将在中国被加工成玩具、塑料包装、电脑外壳等商品,再运到欧洲销售。
英国垃圾现身广东
在那次岸边对话之后不到两个月,英国颇有影响的天空电视台记者威廉姆斯在刺鼻的浓烟中目睹了英国垃圾在广东一个村庄的“惊人一幕”。
威廉姆斯在中国做了8年记者,原以为自己去过中国的矿区后就已领教了最可怕的污染,但到了广东南海这个叫连窖的地方后才发现,这里才堪称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威廉姆斯在发回英国的电视报道中说,他在来自英国的垃圾中发现了一封有塑料外套的信,并根据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信的主人——一位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人。
这位英国人对他的信出现在遥远的中国感到惊讶不已。这位自称积极倡导垃圾分类的英国人说:“我无言以对,我们只是尽自己的力量进行分类,谁会想到最终这些废物是由那些没戴手套,又直接吸入有毒气体的人处理。”
报道说,废塑料是英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物之一,连窖居民进行废物再加工仅能维持生计,每月只能挣大约50英镑,约合750元人民币,是英国平均收入水平的8%。年仅14岁的儿童就在废物堆里拣拾汽水瓶、塑料袋及食品包装袋,然后将其熔炼进行再利用。
熔炼过程中出现的刺鼻的黄色浓烟令人难以忍受。加工厂的垃圾废物直接倾倒进小溪、河流,致使小镇河水成为一潭乌水。在镇上拍摄了一个小时之后,记者和摄像人员都感觉眼睛、喉咙刺痛。
40多岁的陈小梅(音译)来连窖已有数月。她对英国记者说:“你们在英国很富裕,不会做这种活儿。我们这里很穷,难找工作,只能拣拾废物。”镜头中,在一个废物场,工人们在加工可能导致癌症和新生儿先天缺陷的聚氯乙烯。
英国记者在废物堆里发现了英国阿斯达、特易购的购物袋和食品包装,塞恩斯伯里超市的塑料牛奶瓶,吉百利巧克力外包装和亨式意大利面条包装袋……
在连窖,还有一个法国废物处理场和一个德国家用塑料废物处理场。
连窖废物仓库老板见到英国记者不太高兴,一路轰他们走,甚至说要叫警察。他们担心的是,如果消息传开,那些载满废塑料的船可能就会另选他处,断了他们的财路。
中国成为最大的废塑料处理场
根据英国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废塑料处理场。每年有300多万吨世界各地的废塑料运至中国,其中英国每年向中国出口20多万吨废塑料。英国环境机构估计,英国75%~80%的废家用塑料被运往中国,其他业内人士估计的数字甚至高达90%。
按照英国法律,这种废物贸易是合法的,环境机构授权回收公司将废物出口到中国等远东国家。按照规定,回收公司向英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说明废物交给了有相关执照的中国公司接收。
但不少人担心,如今许多英国公司只简单将废物船运至香港,在那里转手进入大陆,因此无法了解最终废物卸在何处。不仅如此,英国只允许再加工公司将一些特别种类的废塑料送往中国,但废塑料在交付船运前已被打包、压缩,人们无法知道最终上船运往中国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英国是欧洲地区有名的回收率低的国家。英国目前全国有4家回收厂,只回收15%的塑料制品,约80%的废塑料最终被填埋。即便如此,英国废物也完全可以在国内安全回收。
艾特利在英国经营一家回收厂,该厂依照最高的环境标准制造,但他却在赔钱,而且还面临生意萎缩、员工裁减的威胁,按照他的说法,原因是他“无法和中国废物场竞争”。“我们需要在英国有自己的设施回收处理我们消费的产品,尤其在我们消费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更应该自己消化。”
而现在,将英国的“问题”运往中国似乎成了最经济的作法。在艾特利看来,承受恶果的最终是连窖人民。但更有关心环保的人认为,英国垃圾在一些不具备基本处理能力的地方进行处理,造成的危害是整个地球,英国也不能幸免于难。
巨大的利益驱动
在大规模垃圾出口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英国官员说,那些向中国出口垃圾的公司可以两头拿钱。英国地方政府要向这些垃圾处理公司支付每吨35英镑的费用,而垃圾公司根本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就装进集装箱,省下了大笔的垃圾处理费用。
此外,他们还能从中国进口商那里获得另一笔可观的出口收入。当然,他们说,中国一些负责废物进口的官员未能按规定对上船货物进行检查,中间估计也有利益问题。
近年来,英国媒体和环境专家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极为关注。不少专家甚至无视中国政府为治理环境采取的措施,在媒体上一味指责中国发展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许,此次英国媒体对英国向中国倾倒垃圾的报道能够唤起英国公众的道德反省。
英国大型超市连锁特易购日前宣布,要投入5亿英镑用于“绿色革命”,阿斯达和塞恩斯伯里等超市也早就提出要推进有机食品,转换环保包装,但愿这些公司对英国大众的美好诺言不再以让中国人回收他们的塑料垃圾为代价,他们的食品包装袋也不再出现在中国回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