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广场修得漂漂亮亮,而政府负债累累,这样的领导班子算不算称职?在浙江省“两会”上,政府负债受到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代表、委员们表示,“上届班子的政绩”,已经成为“下届班子的包袱”。
按理说,上届班子的政绩是其努力工作、为民办事的结果,下届班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点更高,成就更大,上届政绩应该是助推器才对。如此错位的背后,深深揭示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危害。
2004年,浙江省审计厅对该省2003年年底地方政府负债情况进行审计调查,结果表明:29个市、县(市、区)政府负债总额高达404.01亿元,其中还不含交通领域的负债117.98亿元。适度的负债利于企业发展,同样,对于政府负债我们也要理性分析。要发展、要跳越式发展,政府就必然要产生一定的负债。但是,负债应该到什么程度?如果在合理范围内,绝对不会成为下届包袱;只有超过一定程度,才会成为包袱。
经济学中的资产负债率给我们一些启示。负债过高,带来经营风险;负债过低,影响发展速度。延伸到政府负债,政府负债率应该为多少,目前尚没有一定明确的限定。于是,我们看到,某届班子成员尤其主要领导成员,头脑一发热,工程处处上。结果建起了一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给下届留下了沉重的包袱;逞了一时之快,给地方发展留下长久之痛。
这种盲目决策、超前投资,决策者也许是出于公心。但是,更多的还是出于利益考虑,有着深深的个人动机。有人感叹,“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官员要升迁,总要有能力;官员的能力,往往是通过政绩表现出来的。当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力,人民生活水平不能提高,影响到官员个人升迁时,这时个别官员从个人利益出发,大肆举债,搞城市建设,让城乡旧貌换新颜,也就成了惯性选择。甚至有些人,还借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伸手索贿,大肥个人口袋。
一届一届政府是循环的,在本届班子对上届班子政绩抱怨时,谁又能保证这届班子不会重复上届班子之事?毕竟,利益驱动是存在的,本届班子也想要政绩,也想要升迁。
如何让上届政绩不成为下届包袱?人大代表章凤仙提议,“建立政府举债向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报告和审批制度,同时,建立向上级政府备案和批准制度”。笔者深以为是,但同时以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依赖于建立科学、健康的政绩观和官员考核评估升迁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