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
据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月6日报道,中国研究人员在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身上的花粉深入分析之后,宣称解开了一个有关兵马俑的身世之谜——战马和士兵是在不同地点制作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于1974年发现的,很快便轰动国内外,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自出土以来,这支栩栩如生的庞大军队便成了众多学者解不开的谜。上千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如真马大小的陶马则拖着木质战车,全部是用于保护死后的秦始皇,最终于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09年随秦始皇一同葬于这座皇陵。
如今,中国科学家在对兵马俑分析之后兴奋地表示,他们至少解开了一个有关兵马俑的身世之谜。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学家胡亚勤(音译)教授表示:“一些植物在2000年前秦始皇统治中国之时正处于开花时节,花粉在空中飘舞,一些落在陶俑身上,肉眼看上去也很难识别。”这项研究发现即将由《考古学杂志》予以公布。
据报道,胡教授与同事将收集来的兵马俑碎片碾碎,清洗干净,将身体各个部分分开。接着,他们把这些有机残渣放入甘油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识别并复原了32种不同类型的花粉。在陶俑上发现的花粉大多来自于草本植物(如芥菜和卷心菜)、山艾树和蒿草等植物种类以及昆诺阿藜、菠菜、甜菜等开花植物家族。而在马俑上找到的花粉则大多来自于松树、粗糠柴、银杏等树种。胡教授解释说,兵马俑在制作过程中,花粉经常会被销坏。幸运的是,一些花粉颗粒至今留在它们上面,原因是古代工匠在烧制兵马俑时,对头、手等身体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火候,尤其是较厚的部分,焙烧便不能透彻。
根据花粉的不同,研究人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陶马是在秦始皇陵周围就近取材制作的,而陶俑则是在距秦始皇陵较远的地方制作,他们尚不清楚这一地点的具体位置。陶马身长约2米,重约200公斤,陶俑的重量则在150公斤左右。鉴于两条腿相对脆弱,陶马的制作难度更大。研究人员由此推理,无论这一庞大工程幕后的设计者是谁,他们都会选择在靠近秦始皇陵的地方建造陶马,以便让运输路程尽量缩短,不会对陶马造成损坏。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教授迈克尔·尼兰(Michael Nylan)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她认为,由于研究人员很难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对兵马俑进行细致研究,目前还很难验证这项发现的真实性。但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花粉的分析,揭开了很多困扰他们多年的谜底,如揭开某件谋杀案真凶面目,确定其它艺术品的年代身世等等。胡教授表示,此项发现可能为考古学家研究打开一扇新的窗门。他说:“考古学家也许会考虑在古代陶器上发现花粉的可能性,因为花粉可以向我们讲述一些梦寐以求、但尚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