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介绍,最近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上升的速度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幅。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21世纪我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尤以冬半年(每年9月至次年2月)、北方最为显著。
秦大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预计本世纪我国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将上升,但最低气温的增幅要高于最高气温增幅,冬季极冷期可能缩短,夏季的炎热期可能延长,极端高温、热浪等干旱事件愈发频繁;干旱、半干旱区,夏季最高气温的升高将导致蒸发加剧,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当地的生态环境;温室效应可能会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强降水事件增加;未来影响我国的台风数目可能会增加,登陆的个数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增加,台风的移动路径也将发生变化。
不过,秦大河强调,“由于自然气候系统的极端复杂性,气候变化研究在识别和定量分析上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尚需加深认识和进一步完善。”
根据联合国近日公布的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过去100年(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0.74℃。2005年全球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预计将上升1.9℃到4.6℃。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林兰冰盖的完全消融,海平面因此将升高约7米。
他说,最近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每10年增加0.22℃,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北方和青藏高原增温比其他地区显著;我国出现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发生明显变化。
据秦大河介绍,50年来,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呈加重趋势,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部地区洪涝加重,与降水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丘陵地区夏季暴雨日数明显增多,西北地区强降水事件频率也有所增加;中国西北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干旱面积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呈下降趋势;北方地区包括沙尘暴在内的沙尘天气事件出现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科学家们认为,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人类每天消耗大量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和许多动植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例如,一些地区病虫害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些农牧业地区由于降水减少、蒸发量加大,缺水干旱的状况将加剧;高温、热浪、台风、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增加。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措施。过去20多年,我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我国森林累计净吸收30.6亿吨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