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气象局召开上海区域气候变化轨道工作建设研讨会。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陈葆德在会上作了报告,并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记者还了解到,上海区域气候中心正酝酿编制出华东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分别面向公众、决策层和科学界。
上海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雷小途博士表示,梅雨和台风,将是华东区域气候变化研究的重中之重。从全球范围看,台风的发生频数处于正常波动范围中,但分布范围有所变化。大西洋飓风增多了,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台风略有减少,但强台风越来越多。另外一个老百姓比较有切身体会的变化是梅雨越来越不典型,期间闷热感减少,降水时间增长,对此气象部门也将作出评估。但目前还不能确定出台的时间。
陈葆德博士指出,华东区域感受到的气候变暖,可能比全球平均尺度更明显。但台风、龙卷风等极端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如何,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科学家们还将深入研究。
-专访陈葆德
沙尘暴可能影响未来气候
记:你通过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各地普遍出现一个气温显著偏高时期,这一地区的强烈变暖可视为全球变暖的预警信号。作为与青藏高原在同一纬度的华东地区,会有什么影响?
陈: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在气候变化研究中有重要地位,并且已经成为全球气温升高的“指示器”之一。我觉得中国的科学家更责无旁贷要研究好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上海处在长江下游,温度升高会造成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对水源造成影响。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一个时期水量猛增,而到一定的时候又骤减。
记:你之前也在中国各地讲学交流,你发现影响中国未来气候走向的本国因素是什么?
陈:主要是污染和沙尘暴等的影响比较大。但我们国家已经在花很大的力气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最近几年不打算开车
记:你所作的区域气候研究,老百姓有机会来了解并从中受益么?
陈:我们设想将来也能出台气候研究的评估报告,分别面对公众、决策层和科学界。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具体的东西,比如台风强度增加了,花开得早了,冬天变短了。而全球气候变化正是由一个个小东西累积起来的。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大众了解身处的环境并做出有益的行为取向。
记:个人能在缓解气候变暖方面做些什么呢?
陈:个人活动对缓解气候变暖问题上,我觉得首先人类还是要适应环境。比如气温变暖后,有些地方的只能适合高温作物生长了,人就要适应它。其次我们可能要改变一些生活方式,比如少开车,少烧煤。我最近几年就不打算开车,而是选择公共交通。当然这个比较难,比如生活在美国开车就成了习惯,加上有一时期汽油比水还便宜,很少有人说为了气候变化,我不开车了。
记:美国的气象信息是如何发布的?
陈:美国的国家气象部门只发布指导性的气象信息,供不同的地方采用。比如电视台都发布自己的天气预报,他们拿到数据后自己加以分析并发布,所以一个市民可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天气预报。机场、旅游机构等都有自己的气象发布机制,还有一些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收费服务项目。
在上海工作舞台更大
记:是什么吸引你签了一个长期的约定,选择在上海工作?
陈:这里的氛围很开放。虽然我现在主要做业务,但给我的自由和在做研究时差不多,上面不会有太多干预。另外,我们的气象研究设备不比美国差,有些更先进。作为外国科学家,我在NASA还没看到高级计算机在哪。我在美国15年,主要从事气候模式的研究,很具体。在这里,我会做更多业务应用方面的事,舞台也更大。
陈葆德其人
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1993年经上海赴美,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随后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从事气候变化研究,他和他所在团队在研究全球气候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陈博士今年1月29日刚“落户”上海,在上海气象局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和相关业务。举家回国的他目前还住在气象宾馆里,并把两个孩子中7岁的女儿送到兰州老家补中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