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的大象正在紧抓着龙的脚后跟”,这是印度媒体对本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比喻,印度人如此自信源于其经济的发展速度。2月7日,印度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6―07财政年度(截至2007年3月31日)的经济增长预期,认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全年增幅将达到9.2%。与此同时,印度2005―06财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由此前的8.5%修正到9%。
许多人喜欢把中国和印度两国在经济上做比较,相比之下,另外一种差距却被忽略,即两国的工资差距,而工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影响到两国的经济走向。
据2月9日的《环球时报》报道,“国际ECA”在全球45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人的工资增长将是最高的,公司预计年工资增长为12%,考虑到通货膨胀,他们实际的工资增长是7%。”而全亚洲范围的工资实际增长今年预计为3.6%,几乎只有印度的一半。
印度的工资已经连续多年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咨询一项调查显示,从1999年至今,印度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1.5%。其中,2004年印度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了11.6%,是亚太地区最快的国家。而同期印度的GDP增长速度都在9%以下,只是到了2005年,其GDP增速才达到9%。而我国的工资增长速度却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我国GDP连续20多年基本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而工资在GDP中的比例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80年时为17.1%,1998年时为11.7%,到2003年的时候下降到12%。最近几年,始终在12%处徘徊,没有达到13%。
《人民日报海外版》提供的另一个数据表明,在制造业领域,我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印度在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方面走得也很快。比如,印度实行了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在印度,不论是政府公务员,还是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供职的工作人员甚至无业人员;不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人口,都可以在政府医院享受免费医疗。
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我国在工资方面与印度的差距可能更大,因为相当一部分工资不得不承担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提供不足的空缺,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工资不顶花,因为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与印度在工资方面的差异,可能最终影响两国的经济发展前景。
首先就是人才方面的竞争,印度的优势比我们强。比如,由于印度在工资方面比中国高,他们开始到中国吸纳人才。据2005年10月27日的《广州日报》报道,目前中国软件人才的平均工资水平只相当于印度同类人员的40%,中国人力成本的低廉使得印度来华“挖角”成为必然。印度软件巨头、第二大软件出口商Infosys科技公司就计划在中国招聘6000名程序员,以满足该公司科技服务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其次,高工资可以刺激内需,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而持久的力量,从而避免内需不畅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或避免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多年的内需屡拉不动的顽疾。因此,印度的高工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方面,工资高速增长可以扩大国民收入,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可以让国民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使社会更加和谐。中国连续28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我们有实力使国民的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