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6日举行的新年第一次政府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谈到,最近上海市委在征求意见时,比较普遍的一条是反映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过于流于形式。并指出,调研没开始结果就出来了。(见新华社2007年2月26日电)不言而喻,韩正批评的是“调研秀”。
顺着韩正的思路,笔者猜测官员“调研没开始结果就出来”的“结果”:或套话连篇,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治不了病的官样文章;或是面面俱到,无棱两可的应付式材料;或只讲成绩不揭问题的经验堆叠;或是张冠李戴捉刀代笔等等。
一旦这样的所谓“调研成果”摆在上级领导面前并成为领导决策依据时会发生什么后果?用坊间俗语形容叫“瞎胡闹”。许多事实证明,调研的“瞎胡闹”害死人。而今,人们看到,一些地方土地屡屡被占用,一些地方矿难事故屡屡发生,一些社保金屡屡被挤占,一些地方官商勾结猖獗等问题,既与当地官员执法不严腰杆不硬有关,也与上级领导调研工作不到位不扎实发现不了问题乃至搞“调研秀”有关。
“调研秀”着发点是“秀”,而不是求实。因此,总爱作表面文章,不愿盘根究底切入问题,找准问题的实质。在这类“调研秀”中,人们同时会看到这样的怪象:车水马龙的“调研队伍”,迎来送往的调研场面,敬酒干杯的“调研气氛”。“调研秀”又因为是打着“调研”旗号,因此,给当地公众带来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对这类表面文章的“调研秀”,本来并不难识别,为何一些官员乐此不疲?一个症结是,懒得动脑、懒得动口、懒得动身,一切照本本办事或看上级领导脸色办事的“懒政思维”。这种“懒政思维”就是要求调研结论只要符合上级领导口味,而不顾是否符合实际。因此,“懒政思维”催生了“调研秀”,分析“调研秀”不能不剖析“懒政思维”。
调研需下真功夫,而毛泽东、陈云等老一辈就是调研的榜样。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的陈云称得上是一位“调研大师”,不但在长期的调研实践中得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真言,而且通过一系列过硬的调研,准确地把握国情社情民情,为国家制订一系列经济方面正确的方针政策。
比如,新中国建立不久,承担主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重任的陈云于1952年10月专门请他在上海青浦的老战友陆铨帮忙,在青浦找两位敢讲真话的农民来北京。而陈云在与两位农民交谈中,发现“农民负担过重,造成生活困难”的问题。后来,陈云写出青浦县小蒸镇的报告,送给毛泽东。毛泽东于1952年10月15日致函中共华东局,充分肯定了陈云的报告并郑重要求华东局“在征粮中必须不超过中央规定比率,大大减轻民负”。而3年之后的1955年,陈云出任副总理后第一次故乡行,又专门找着那两位农民听取了他们关于农村干部收购过头粮的问题。后来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家乡之行,陈云通过同样的办法深入民房、深入猪场和田头进行剖析,听到了来自中国最底层农民的真实声音,而这些声音事后伴随陈云的系列调研报告上送党中央毛泽东处,成为指导全国经济工作调整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见《陈云之路》2005年6月第一版168-169页)
调研出成果关键是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朋友。人们知道,朋友间无话不谈,不会为谁而忌讳,因此容易听到真话,包括批评性意见。陈云首次找家乡两个农民交谈,是通过两位农民所熟悉的顶头上司陆铨出面介绍的,因而有了个信任感;加上陈云调研之后反映的情况引起上层重视,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说明前来调研的陈云是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的,因而又增添了信任感。这就说明,官员能通过调研真正发现问题,重要的是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忧民所忧,帮民所需。假若一个对群众毫无感情的人,一个成天替自己个人着想的官员,要想从群众中听到真心话恐怕是不那么容易的。因此,官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记在心头,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不仅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前提,也是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则。
韩正质疑“调研没开始结论就出来”令人们对某些基层官员的“懒政思维”陡添几分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