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李振声:4次粮食危机时的科技脊梁

www.zjol.com.cn  2007年02月28日 20:58:1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璀璨灯火下,如簇鲜花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他成为2006年度唯一获得这一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科学家。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获悉,在从事科学研究的55年中,李振声不仅在小麦—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领域贡献杰出,在我国宏观农业研究领域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鲜为人知的是,李振声在我国近年4次粮食“危机”中,均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3年徘徊。李振声向中央政府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打破粮食生产徘徊的建议,并带领中科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主战场,对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治理。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政府联合,经过为期6年的治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1993年全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其中黄淮海地区增产504.8亿斤,与原来预计500亿斤的增产潜力十分吻合。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科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从国情出发,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重点分析了新增1000亿斤(由9000亿斤增长到10000亿斤)粮食的潜力,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4月22日,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4月,针对国际上有关谁来养活中国的说法,李振声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从农业领域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了科学依据。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李振声认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一要靠认真贯彻中央支农政策措施,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要靠尽快恢复可能的粮食播种面积。三要靠加大对提高粮食单产有关措施的支持力度。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章轲 编辑: 何始玉
·李振声:2006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2007-02-27
·中科院院长致信祝贺李振声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7-02-27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7-02-27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