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9年前,6岁的他还没读完一年级,就被突发精神病的父亲从学校拉回来,关在了家里。在一个孩子本应无忧无虑成长的年纪里,他只能踮起脚趴在窗台上,从别的孩子快乐的眼睛里,得到一点慰藉。
昨天,15岁的他终于跨出了那道一直“禁锢”着他的门,第二次踏进了教室。这个“与世隔绝”了9年之久的孩子,不知上学要带书包,不知“起立”是何意,不知道购物还要给钱……为了让这个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停留在数年前的孩子尽快融入社会,警方、社区等部门多方联手,给予了他诸多关爱。
6岁起“与世隔绝”整9年去年12月下旬,家住中国水泥厂附近的几户人家,发现邻居周某死在了家里,于是赶紧报警。
龙潭派出所民警高如龙到现场,发现周某是因病引发的猝死。在料理周某的后事时,高如龙发现,周某的妻子已在多年前出走,周某一人带着儿子明明(化名)生活。已是半大小伙子的明明独自呆在阴暗的房间里,见了生人十分畏惧,连连后退。
通过了解,高如龙得知,明明6岁那年,周某精神病发作。就在明明即将升入二年级前,周某用一把锁将他锁在了家里。9年来,明明再也没能踏进学校。而且,由于周某和明明的母亲未领结婚证,明明出生时未报户口。而周某死后,明明唯一的生活来源,全部寄希望于周某单位所发放的抚恤金和供养费。可是,由于没有户口,明明无法顺利地拿到这笔钱。
同样着急的还有社区主任陈加如,周某生前,他曾数次试图说服周某让明明上学,均遭到拒绝。眼看着孩子现在终于能走出家门了,可一纸户口,又把他拦在了校门外。
于是,高如龙和陈加如开始了一系列的奔波,找到明明曾经就读的学校开证明、走访邻居、去居委会调材料……收集好材料后,派出所将此事上报给分局,分局特事特办,几天就为明明办好了户口。
15岁少年出家门“不识人间事”办好了户口,大家舒了一口气,可是明明在“与世隔绝”后能否走出家门适应社会,又成了难题。
“小孩几乎天天被锁着,吃喝拉撒全在家里,几乎没接触过什么人。”邻居张红艳说,只有在盛夏的晚上,周某热得睡不着,才会带明明出来,遛一圈后又很快回家,把门反锁。
记者在明明家看到,不足20个平方的屋子阴暗破旧,窗户被遮得密不透风,唯一的电器是台小电扇。难以想象,一个孩子最宝贵的童年,就在这20个平方内度过。虽然个头已经蹿到了一米七五,可15岁的明明说话时连眼睛都不敢看人。“一开始也想出去玩,后来习惯了。”明明说,小时候有次他趁父亲出门,偷偷拿了家里两毛钱,跑到了小店。可到了店里,他却不知道买什么,也不知道怎么买,揣着钱又回家了。
“6岁上学时,我有几个玩得很好的小伙伴,后来被关在家里后,就再没见过他们。”明明低着头,就在几天前,他在路上碰到其中一个,半大的小伙子瞪着这个曾经亲密无间的玩伴看了半天,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我不知道和他说什么,爸爸偶尔带我出去,都是和大人说话。”明明有些懊丧。
“慢慢来,先让孩子上学,我们一点点教他。”陈加如很坚定,他找到了中国水泥厂小学校长施震。在其劝说下,校长同意接受明明先进入2年级试读。
多方联手帮扶孩子“融入社会”目前,明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厂方、社区和警方等部门的关爱下,这个见了生人就怕、不会说话的孩子,渐渐地有了转变。
“孩子竟然会打电话,让我吃惊了半天。”高如龙说,前不久,他接到明明的电话,问他有关户口的一些后续事宜,虽然孩子由于紧张有些结巴,甚至还把他称呼为“高警司”,但他还是很高兴,“以前问他话,他有时候都不会说呢。”
“孩子的智力没问题。”陈加如说,由于周某把他关在家里时仍教他读书认字,明明很多常识性的东西还是懂的,不久前甚至独自坐车去了趟江都奶奶家。现在他最欠缺的,就是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何融入社会,把欠缺了9年的东西补回来,是当务之急。为此,大家都在努力。
昨天,是明明正式入学的第一天。重新回到久违的课堂,明明既激动又紧张。而与此同时,很多好心人也都在关注着他今天的表现。
“7点35上课,7点我到学校时,孩子已经在操场上等着了。”学校一位领导说,可他发现明明竟然没背书包。原来,明明只顾着早点来学校,而把陈加如头天特意给他买的新书包、文具和课本,全部落在了家里。
“学生上课要带书包,以后记住了,啊?”施震亲切地拍拍明明的肩膀,让他回家拿。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班主任朱春琳站上讲台时,随着“起立”声,台下的孩子纷纷站起,唯独明明坐在那里,一脸错愕。旁边的小朋友用胳膊捅他,“上课要起立,表示对老师尊敬。”明明想了想,站了起来。
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练跨栏,看着那些个头只及自己胸的同学跨得十分吃力,明明走到栏前,稍一抬腿就跨了过去。“真厉害!”在同学们的惊叹声中,明明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
通讯员栖文轩南京日报记者李子俊殷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