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北京京丰宾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双手合十,向前来送行的委员道别。当日,温总理参加了全国政协经济界、农业界联组讨论会,倾听委员心声,共商国是。温总理与大家见面伊始即向在场的委员们拜年:“今天十五,拜年不算晚。”本报记者陈剑/摄
今天,一位政协老委员的发言,感动了经济界、农业界的100多名政协委员,也感动了正在听取委员意见的温家宝总理。很多委员流下了眼泪。现场的潘庆林委员发现,在许多时候温家宝总理是眼含着热泪在听。
发言的委员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志福。
今年是温家宝总理第五次来听取经济界、农业界的讨论。没有人知道,杨志福多想抓住这次机会,把农民托付给他的话,当面告诉总理。今年是政协换届前的最后一年,已经71岁、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杨志福觉得,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可是因为眼疾——他的视力只有0.1,没办法准备讲稿。他最终没有被列入发言名单。
杨志福急了,他给主持会议的陈耀邦委员写了个条子,请他转交给温总理。他在纸条上写道,这是我离开政协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了。我是一名15年的“老政协”,从事农业资源研究50多年了。我眼睛不好,但好多农民朋友给我打电话,向我反映社情民意,我希望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向总理反映农民要我说的话。
温总理看了这个条子很感动,“无论如何要让杨委员讲。”
没有讲稿,但杨志福对每一个数字都烂熟于心。没患眼疾前,他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农村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听农民的意见。2004年他因为一次手术感染,视力急剧下降。但他的心时刻牵挂着农村。一个月与农民联系的电话费要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今天他发言的题目是:敢问中国农业发展路在何方?他讲了我国贫瘠的耕地资源现状、水资源现状,讲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问题,更讲了农民的喜与忧。
他说,广大农民群众对近几年出台的各项农业政策非常拥护,但也有一些忧虑,一是担心政策会变,二是担心某些政策带来的利益被干部贪污。
“农民担心政策会变是有根据的,一位基层干部向我反映,前几年,有领导说粮食安全问题一去不复返了,要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补贴。四川有些地方减少种粮,改种经济作物。而过了不到一年,又说,粮食安全存在隐患,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补贴。农民们说,有时重视农业,有时轻视农业,是我们种地还是领导种地?”
杨志福说,农民希望政府增加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补贴。世界农业发达的国家对粮食生产都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美国每种一公顷粮食,政府补贴300美元,相当于每亩160元人民币。欧盟更高,每公顷补贴300~400欧元,相当于每亩补贴200多元,我国粮食生产虽有补贴,但力度很小,农民一方面希望政府增加对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希望政府收购的价格高于卖的价格,一方面又担心这些钱被中间截留,甚至被贪污挪用,因为我们国家有些贪官,救灾款、移民款、扶贫款都敢贪污。
杨志福委员的一番话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本应十几分钟的发言,他讲了30多分钟,他的讲话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更令委员们振奋的是温总理在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后,提出的6个字原则:“多听、少说、负责”。温家宝说,政府工作人员参加人大、政协会议要多听、少说、负责,这不仅是个民主意识的问题,也是摆正政府自觉接受监督位置的问题。
林毅夫委员说:“总理讲得非常好。‘多听、少说、负责’,说的是政府干部在两会期间应该有的态度、做法。多听就是要多听委员代表的各种意见;少说就是少下指示,并不是不说。对于各种问题,要负责任地回答。对委员代表的建议要负责任地落实。
总理对民情、民意、民生的关注,让委员们振奋。吃饭时间到了,很多委员还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回味着、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