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我们还需要多了解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俄“中国年”有利于促进两国的发展,去年中国的“俄罗斯年”推动了两国的经贸往来,让俄罗斯尝到了“甜头”,随即抛出了“印度年”的计划。
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库瓦金经常往中国跑,几次中国之行,已经彻底让他对中国改变了看法。
“政府还是很重视中国年,中俄两国的发展需要合作。比起中国人对俄罗斯的了解,我们还需要多了解中国”。
准备情况 中国政府积极招募翻译人才
使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配合“中国年”期间的报道,将会尽快提供中文版的“中国年”活动计划清单,而且会更详尽。
虽然“中国年”框架下的活动还没有正式展开,但是随着开幕逐渐迫近,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经让工作人员渐感紧张。中国驻俄大使馆已经开始着手在留学生中招募志愿者,他们将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翻译和协助,莫斯科留学生中的高级语言人才,一时间成了“香饽饽”。
小卢是莫斯科大学的留学生,她来俄留学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她说:“中国国家展要开始了,近来一直给参展企业翻译各类宣传手册和产品介绍,根本就忙不过来。”她告诉记者,在政府牵头的展览中,这次规模最大,一下子来这么多企业和机构,都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靠翻译文件,她也能“赚到几个月生活费”。
俄罗斯媒体准备好迎接“中国年”
2月26日,中国大使馆召开“中国年”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大批俄罗斯记者的关注。俄媒体同行向本报记者表示,对“中国年”的报道,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俄罗斯媒体记者米沙说:“我这里会中文的同事基本没有,领导正担心到时候人手不够。”
米沙叮嘱本报记者,希望“中国年”期间,一定要“多多帮忙”。他认为,今年中俄间有这么多活动,工作量一定不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