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学术超女”于丹遭遇了冰火两重天,她的新书《庄子心得》3日在北京首发,当天就售出1.5万册。但是同时,反对她的声音也很强烈,近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大学的10名博士联名,称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 (3月5日北京娱乐信报)
受众人追捧的于丹,在其新书《于丹〈庄子〉心得》签售活动中,有人表演了一个小插曲,此人白T恤上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记者问此人在做什么,此人回答:“批判。”这样看来,面对于丹,孔子没着急,庄子也没生气,是此人很着急且又很生气。很着急很生气的还不止于此人,近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大学的10名博士联名,称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
为何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人们从这句话里看到了两层意思,一是有些同志对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持有不同意见。二是这些同志反对的还不仅仅是于丹,还有“于丹之流”,“之流”会不会还包括易中天、刘心武等,不得而知。
近年来,《百家讲坛》请一些专家学者,讲历史,说名著,受到了受众的欢迎和好评,于是由《百家讲坛》热,继而掀起了于丹热、易中天热、刘心武热,他们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课内容印制成书后,继而又掀起了购书热。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人的讲课,对于传播历史知识,传播经典起了很好的作用。
为什么有些同志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呢?据记者采访得知,这些同志认为,于丹所讲的《论语》和《庄子》,都只是借了古典文本的壳,但实际上很像速成教材,不仅偏离了文本本身,也给人造成了误导。若真像这些同志所说,恐怕也应抱着有话好好说的态度,指出于丹的“心得”哪些地方偏离了文本本身。只要你说的对,相信公众会接受你的“心得”,相信于丹会感谢你的纠正,大可不必“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
话又说回来了,《论语》作为一部传世经典,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对于《论语》的解读或体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于丹的讲课,只是她的学习心得而已。心得,其实就是感悟。我们应该允许于丹去感悟,即使感悟的与他人不同,抑或说感悟的与原著有所偏差(一些同志认为)也无大碍。不赞成者还可著书立说,对于丹的感悟予以纠正。
至于说于丹对《论语》和《庄子》的感悟很像速成教材,又有什么不好呢?说句实在话,百姓之所以喜欢由《百家讲坛》演变而来的于丹的书,包括易中天、刘心武的书,就是因为这些书具有速成教材之功效,是一种快餐文化。从某种意上说,快餐文化是一种市场需求,因为当今生活的节奏如此之快,工作压力如此之大,大多数老百姓即使想了解历史、读点经典,也没有多少闲暇时间。
在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今天,快餐文化也有热点、也有卖点,于丹对《论语》和《庄子》的感悟,符合眼下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自然也就成了图书市场的热点、卖点,由此给印刷业、图书营销商、作者本人带来相应的功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作者可以淡薄名利,但作者的著作给作者带来效益时,也不是坏事,因为贫困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笔者倒是十分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们从学院里走出来,走到《百家讲坛》上,多做一些普及历史知识和经典文化知识的工作,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面对日益兴起的“国学热”,孔子没着急,庄子也没生气,于丹,你大胆地往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