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的提案、发言和态度受到了场外群众不同程度的批评。特别是老经济学家吴敬琏,他的“春运票价不上浮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话音刚落,立即招来潮水般质疑。很多同志的批评和质疑有理有据,并非不讲理性的意气用事,其中不乏从经济学的角度与其商榷。
面对批评的声音,吴老说:“如果当政协委员就怕挨骂,那么我们这些人就不用当了,可以回家了。”媒体上刊登这条新闻时还用了一个很醒目、甚至是激动人心的标题:“怕挨骂就别当政协委员!”
不怕挨“骂”,值得称道。政协委员是各界人士的代表,特别是在目前社会利益多元化、不平衡的状态下,政协委员肝胆相照,开诚布公,敢于说话,仗义执言,难能可贵。实际上,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哪一个意见或提案,都不可能保证人们百分之百的满意和拥护。八面讨好,人人高兴,老天爷恐怕也做不到。
那么听到“骂”声以后该怎么办呢?闻“骂”即跳,脸红脑胀固然不好。可是,你“骂”你的,我说我的行不行呢?我觉得那也不是理性的态度。政协委员要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不能人云亦云。但不怕挨骂,也不应一意孤行,对于“骂”声满不在乎、置若罔闻;更不能借口坚持独立见解,明知大家“骂”得有理,也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专门和大伙“过不去”。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政协会议不是学术讨论会,也不是自我表演的舞台。政协委员代表着一定的阶层和界别,带着历史的重托、肩负神圣的使命参加会议。因此,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发言,哪怕是表达个人观点,也还是多听听各方面的看法、意见和主张为好,不能完全把别人的声音当“耳旁风”。
所以听到骂声,我觉得政协委员最起码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人家错了,还是自己错了?是谁在骂?是个别人骂,还是大多数骂?是既得利益者骂,还是普通群众、困难群体骂?其次,人家为什么骂?是出于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骂,还是出于公共利益骂?总之,要想想人家骂得有没有道理,同时,更有必要想一想自己究竟是在为谁说话。
政协委员应该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要真理不要面子”比“不怕挨骂”更重要。因此,政协委员更应该从老百姓的“骂”声中听出深意,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做一个对得起国家、人民的堂堂正正的委员。
给吴敬琏讲一点穷人经济学
“排队成本”对穷人和富人来说,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穷人宁可多付出一些“排队成本”,买比较便宜的车票;而富人则刚好相反,宁可买高价票,也不愿意付那怕一点点“排队成本”。
把“排队成本”转换成更为标准的经济学术语,其实就是“机会成本”。经济学上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你一旦选择了某种特定的投资方向,所失去的投资于其他方向的收益,这种失去就是一种成本,叫做机会成本。仍然以排队买票为例:你如果要花一天的时间来买票,那么你就不能用这一天时间去赚钱或者享受,你因为必须要排队买票而少赚的钱或者失去的享受,就是你排队买票的机会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