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3月7日报道:"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这是中国出口商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多年来给外界的印象。但在3月1日至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7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上,这一趋势开始改变。
"这届'华交会'出口商品的报价,平均比上年上涨5-10%。但这种涨价不是主动的,而是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调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的一种'被动涨价'。""华交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中国每年最早开场、最具规模的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华交会"一向有中国外贸"晴雨表"之称,出口商品以纺织服装、轻工工艺为重点。上海市外经贸委专家吴根宝认为,"华交会"出口商品"被动涨价"的苗头值得重视,这可能预示着中国近几年以数量主导的出口高速增长可能会有所抑制,传统商品低附加值居多的贸易结构将加快改变。
据山东潍坊一家生产工艺礼品的企业透露,与一年前相比,由于石油、煤炭涨价,出口商品的包装成本平均上涨5%,生产所需燃料成本上升10-15%,一名工人的月工资水平更是由六七百元人民币上升至1000元左右。更"要命"的是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企业每出口1美元所获利润,已比去年减少了0.5-0.6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年前1美元出口获利水平的三至四成,企业利润水平和竞争能力大大降低。
"我们在今年'华交会'上展出的一些家纺新产品虽然比去年上涨了10%左右,但远不能抵消人民币升值和各种生产成本涨价的不利影响,我感到出口越来越难做了。"江苏丹阳一家家庭装饰用品公司的外贸部经理符红琴说。
伴随出口价格上涨,今年"华交会"的到会海外客商出现下降,6天累计到会的1.85万人与去年相比,降幅达两成以上。虽然组委会将其归因于亚洲一些国家尚在过农历新年、欧美一些国家近期遭遇暴风雪等原因,但一些迹象表明,因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许多采购商已开始有选择地"离开中国"。
江苏扬州一家外贸公司的副总经理许彪告诉记者,综合性的成本因素导致企业现在已不敢生产一两美元或欧元的鞋帽或工艺品,这部分订单随之转向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
"过去,许多海外客商一年中大多只会去一次东南亚采购,现在往往在中国、香港之行中都要加上越南、印度等国家,一些小采购商干脆已直接转向更低生产成本的出口地区。"许彪说。
江苏苏州一家纺织品公司的外销员金鹏是第一次参展"华交会",6天里结识的客户不超过两位数。这位刚刚工作一年的年轻人感慨:"当价廉可能不再是中国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后,我们只能主动在商品款式、质量方面做得更好,以保住宝贵的客户资源。"
据"华交会"组委会统计,本届交易会虽然出口报价提高,海外客商减少,但近3500家参展企业的出口成交总额仍比上届增长了近7%,达35.5亿美元。其中,纺织服装成交18.5亿美元,与上届基本持平;轻工工艺品成交15.7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5.6%。这表明虽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出口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但中国传统商品和广大出口企业仍保持着一定的出口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