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客机制造基地”之争又添川陕
西部科技研发、制造力量最为雄厚的四川、陕西两省,近期将其向中央争取的重要政策重心,放在了“中国大型客机制造研发基地”的争夺上。
早前,一份预测报告说,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呈爆炸式增长,民用客机数量将达2194架,市场容量大约在1800亿美元。
“两会”上的地方博弈
5日,四川省的50位全国政协委员,以集体提案方式,向全国政协和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份名为《充分利用四川优势,发展我国大型客机》的提案。
同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刘应明牵头,联合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也向全国人大和相关部门,提交了内容大致相同的相关建议,均呼吁尽快确立四川“中国大型客机研制基地”的地位,好使这一战略工程尽快上马。
而早在2日,高正红、刘石民等在陕的1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向有关方面联名提交了《将我省建成民用大飞机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议》。
关于中国未来大型客机制造基地的争夺由此升级。
去年2月9日,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大型飞机被确定为“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同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布,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大型飞机研制项目。
川陕各摆自家优势
四川、陕西两省在提案中都表示自己更有优势。
全国政协四川团的委员们说,四川发展大型飞机主要有整机研发能力强、制造和配套企业多、大量风洞群和跑道以及科研人员众多、“三线”国防科工底子厚等六大优势。
据称,四川拥有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电子十所、二十九所等一批高水平的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形成了大批技术雄厚、设备精良的航空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空客在华采购量的70%由四川企业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去年晚些时候高调亮相国际军用航空界的“歼十”系列飞机,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自主设计。
陕西也不甘示弱,他们提出了陕西省具有成为中国大型客机研制基地的“八大优势”说。
陕西《将我省建成民用大飞机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议》的提案召集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高正红委员在提案中介绍,陕西全省现有航空工业企业21家,独立科研院所5所,航空大专院校7所,总资产400多亿元,航空产品累计订货728亿元,拥有航空从业人员11万余人,综合实力约占全国航空工业的三分之一。
此外,还拥有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试验、试飞研究院所及无人机研发中心,有5个国防区域计量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12个国家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
公关行动升级
自从去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颁布,并且宣布“要自主发展国产大型客机”后,各地有关建设“中国大型客机基地”的公关和争夺行动就一直在升级。
去年3月,被列为“十五”集中国家力量发展的5个新型产业之一的首架ARJ飞机机头,于当年4月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工,到年底正式交付。这意味着,中国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准干线”飞机,全面转入生产制造阶段。
但是,在大飞机项目并未正式立项的时候,一场关于未来大飞机制造地点的“公关战”似乎就已经打响,并有了所谓“干(线)支(线)之争”、“东(上海)西(西安)之争”、“军(机)民(机)之争”的说法,现在又新加入了“川陕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