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当地居民普遍说得挺不错的,许多台胞谈起此事颇为自豪,认为这得益于过去几十年岛内推广国语有力度。但这种局面看来要遭遇尴尬了。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近日提出一项法案,要把国语改称“北京话”,与闽南语、客家话、原住民语等十多种语言并称并列为所谓“国家语言”,其官员声称此举就是要“去除国语、方言的概念”,让上述语言“一律平等,禁止歧视”。如此,国语的提法将在岛内成为历史名词,其在台湾作为惟一“官方语言”的地位,正进一步面临挑战。
一直用得好好的语言,有人想拿它开刀,已不是第一回了。不是吗?岛内早有人妄称,为了彰显“与大陆决裂”,台湾要改用英语为“官方语言”;有政客公开宣称,自己“只讲台语绝不讲国语”;有人甚至叫嚣,要创造一种类似日文的“台湾文字”来取代汉字。实践上,风行数十年的《国语推广办法》前一段被废除,相关工作明显弱化。台当局在公务员考试中,早已开始用闽南语发音来命题了。
台当局近日提出的法案引起许多批评。不少人担心多种语言并列后,在很多场合将可能各说各话、“鸡同鸭讲”,造成很大困扰。面对质疑,主管官员一再表白说此法案“不是去国语化或去中国化”。但其弱化国语、为推动多种“官方语言”铺路的潜台词,呼之欲出。
当今世界,语言多到几千种。大的语种越来越大,学习使用的人愈来愈多,这是趋势。全球范围中文正热,为何有人偏要逆势而上呢?放在台岛的环境去看就不奇怪了。近来台当局搞“去中国化”几近歇斯底里,甚至一见“中”字就欲去之而后快,有关的名称、标记、文化符号,能改就改,或以“台独”思维来修改表述一番。于是,许多传统被颠覆:中国历史被“腰斩”为二,部分列入世界史,依其逻辑,《红楼梦》是清代作品,就要列为“世界文学”了;修改后的教科书,刻意淡化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甚至只字不提。
这些行为触犯众怒,台当局为何还要利用行政资源强推?其实,制造话题挑起争议,撕裂族群,争取深绿选民的认同,是他们一惯的选举策略。还有更深一层的政治算计,他们认为这些小改动不太起眼,反弹不那么大,但积少成多,可伺机“大改”。正是透过持续的小改,他们不断在文化上与大陆进行区隔,试图加大两岸文化差别,使台湾民众弱化中国情怀,在文化观念上淡去那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以便“独派”建立排他性的“台湾主体性”。试想,如果两边的文字不同、语言不通、文化价值观迥异,隔阂将比台湾海峡还要深,“文化台独”者日思夜求的就在于此。
然而,中国文化的底蕴绝不是想去就去得掉的。语言方面,“台语文化”的深处是深厚的闽南文化渊源,客家话更是处处保留中原文化的履痕,其深层意识的连结谁能切断?为捞选票硬行切割,触犯了文化逻辑,是不会得逞的。“正名”、改名、修改各种表述,实际都是在刨根。在进行深耕细作式的“文化台独”之际,不要忘了,失根的兰花很快会枯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