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3月27日宣布,中日两国官员将从29日(本周四)起在东京恢复举行局长级协商,就东海油气田开采问题进行讨论。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胡正跃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届时将分别率团参加。这是时隔8个月后,中日东海谈判再度恢复举行,也是双方就东海问题展开的第七轮协商。
自2004年10月始,中日已先后进行了六轮东海问题磋商。前两轮会谈由于双方立场方面的差异没能达成一致,但同意尽快就这一问题继续展开磋商。在第三轮和第四轮会谈中,中日双方各提出了一个提案,但差别较大。第五轮磋商于2006年5月18日在东京举行,当时双方一致认为,尽管双方立场仍有较大距离,但磋商是积极、有益的,并同意尽快举行下一轮磋商。去年7月,中日第六轮东海问题磋商在北京举行,双方就建立旨在应对东海不测事态的海上热线联络机制和共同开发达成原则共识。
即将于明天举行的第七轮会谈与前几次不同之处在于,中日关系目前正处一个日渐改善的敏感关口。
影响因素一:温家宝总理即将对日展开“融冰之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星期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4月10日-13日对韩国和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去年安倍首相访华之后中日之间级别最高的一次访问。有消息称,温家宝总理可能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从而成为近20多年来首位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的中国领导人,突显此次出访对于中日双方的重要性,对于中日两国长期存在问题的双边关系而言,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温家宝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说安倍首相去年10月访问中国是一次破冰之旅,我希望我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鉴于这次访问对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重要性,人们有理由期待在此之前举行的中日东海第七论谈判取得某些突破。
影响因素二:日本《海洋基本法案》即将通过
此外,即将提交日本国会讨论的《海洋基本法案》也是一个可能对东海谈判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共同社报道说,日本自民、公明、民主各党在3月13日之前已经就《海洋建筑物的安全水域设定相关法案》和《海洋基本法案》的内容达成了共识。该法案的制定是针对中日两国存在分歧的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旨在为日本公司在东海海域进行石油勘探提供合法外衣,同时确保日本公司在该海域进行试开采工作时的安全。
报道中说,日本首相安倍认为,在这一系列谈判开始前,日方有必要对实施试开采摆出强势姿态,从而对中国形成牵制,为此安倍指示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等官员尽快进行相关立法。
知情人士称,这两项法案最早将于下月提交国会,并将以相当快的速度获得通过。但是,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中旬访日前,它们不会成为正式法律。分析人士认为,此类法律有可能加剧紧张局势。
影响因素三:日本海洋大臣呼之欲出
与日本《海洋基本法案》即将讨论通过相关联的另一项重大变化是,日本内阁计划新设立一个专管海洋事务的“海洋大臣”,以强化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海洋政策。
日本自民党一个委员会去年12月提出一项立法建议,要求设立一个海洋大臣,以及在内阁新设一个“综合海洋政策会议”,以妥善因应日本的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海洋相关政策。共同社报道说,这个立法建议将同《海洋基本法案》一道下个月提交国会讨论。报道中说,这位“海洋大臣”将把目前由各部门分别掌管的海洋相关事务“一把抓”。这些事务包括:具有经济战略意义的专属经济海域(EEZ,亦称排他性经济海域)和大陆架的开发、利用、管理;日本海域安全和海上保安;确保海上航运路线的安全(例如海上石油运输的安全问题)。
影响因素四:“入常”寻求中国支持
有分析人士称,另外一个影响中日东海谈判的因素是日本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正是因为在这一重大问题上需要获得中国支持,日本在东海等问题上才表现得相对克制。
安倍担任首相后,一直将“入常”作为其内阁外交的重头戏。今年1月26日,安倍在国会发表其第一份施政演说,就用了不少篇幅阐述日本的“入常”问题。根据日本媒体透露,日本已经制定了“曲线进入安理会”,或是“以ODA(政府开发援助)换取议席”的妙计。日本计划再度成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并以此作为跳板,最终将能实现“入常”的目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是一个多边的问题,需要成员国之间就此进行充分讨论。安理会改革问题,涉及联合国今后的发展以及联合国各个成员国的利益,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需要联合国各个成员国之间充分发挥民主,进行耐心、广泛的协商,才能达成最广泛的一致。
关于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中方多次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中方有关的开发活动是在与日本无争议的中国近海进行的,这是行使主权的正常活动。日方的有关关切和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利于维护东海稳定和中日关系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