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ST股票狂飙”:时下股市中应警惕的“怪象”

www.zjol.com.cn  2007年03月31日 20:54:2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当前的股市行情中,ST股票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打开ST板块的行情图,今年以来,只要有交易的ST股票,无不走出令人称道的行情来。虽然有着每天5%的涨跌幅限制,但涨多跌少且总是连续上涨5%的走势,让人不由得惊叹:“愈ST,愈有投资价值”。这是时下股市中不得不让人警惕的“怪象”!

  ST股票行情普涨

  沪深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别处理”,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票”。后来,对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在规定期限内又不能扭亏而存在退市风险的ST股票,进一步在ST前加上星号,即“*ST”。

  换言之,ST带*的股票,就是有退市风险的股票;而ST不带*,则是“只亏损两年,财务状况比*ST稍好,退市风险稍低”的股票。从此,“ST”和“*ST”构成了中国证券市场中的特有板块——“ST板块”。更有甚者,有机构还专门为这一板块的股票编制了“ST指数”。“大智慧ST板块指数”显示,今年以来,ST板块指数一路狂飙突进,从年初的840点一路涨到目前的1600点左右。

  “这是我国股市的特有现象,其本意是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带上了ST帽子的股票,应该说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华西证券上海总部注册分析师陈群说。

  实施股改方案后29日复牌的“ST仁和”,复牌后大幅高开,之后一路震荡上扬,最高涨幅高达986.23%,创下股改以来股票复牌涨幅最高的纪录,也写下了ST股票最狂飙激进的一章。

  已失去警示意义

  ST股票的普涨行情,无疑是对“ST”这个符号的一大讽刺。不少证券界人士反映,9年前制订的“特别处理”对策,早已失去了它被赋予的警示意义。

  一位有着近10年“股龄”的投资者李晓辉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她在不少ST股票上“赚了大钱”。“我喜欢买ST股票,去年不少ST股票都跌到1块钱左右。这么低的股价,肯定涨!”她说。

  这位投资者作出如此判断的潜台词是,即使这只ST股票跌到1块钱,即使这家公司事实上亏损,但是,肯定有人来救它。

  而股市的事实,也确实佐证着李晓辉的逻辑。银河证券上海总部投资专家任承德分析指出,ST股票上涨,不外乎一种理由:资产重组。

  “如果说,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资产重组存在较大难度的话,那么在当前全流通的市场中,ST股票的大股东实施资产重组就容易多了。”他说。

  任承德认为,在壳资源仍属股市稀缺资源的情况下,为了不被摘牌,被“ST”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面临退市前总是千方百计进行资产重组,改善财务状况。“哪怕只是短期改变一下,就可以再挣扎三年。”

  再者,今年以来,监管层也一再强调,鼓励上市公司以重组、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等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因此,尽管股票被“ST”,但资产重组的预期其实是十分明确的。而越是到面临退市的最关键时期,其上涨的动力就越强劲。至此,“ST”的警示意义已丧失。

  警惕误导价值投资

  当前,对倡导价值投资的市场,“ST狂飙”的颠覆作用不容小觑。

  “一边鼓励和教育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一边却是垃圾股的鸡犬升天。还有谁会相信这个市场是一个寻求价值投资的市场?”齐鲁证券上海赤峰路营业部的投资者钟先生对记者抱怨说。

  他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有人给他推荐了“SST纵横”(600862.SH),当时的价格是两块多钱,但他一听是“ST”,就没有买。结果,一天一个5%的涨上去。实在禁不住诱惑,在2.7元左右的价格时他追了进去,心里想这回终于逮着一只“牛股”了,涨到3块钱时也没舍得卖。哪想到,又一路跌下来,一直跌到去年底的2.1元左右。实在受不了煎熬,钟先生只好等稍微回调后,果断出局。

  “可恨的是,我一卖掉,它就开始一路涨上来,一直涨到九块钱附近。资产重组完成了,股票名称也改成了‘SST通科’。我看它一点也不比那些蓝筹股差。”钟先生说。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的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公司在股价异动被要求披露信息时,总是用“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一类程式化的语言,发布着“披露等于没披露”的公告,结果“越披露越上涨”。而此时,市场关于这些公司如何资产充足的传言早已沸沸扬扬。

  直到最后,当公司披露的资产重组情况与此前的市场传言“八九不离十”时,不少投资者在望之兴叹的同时,除了暗恨自己缺乏“豪赌”的勇气,还怪自己对价值投资太过在意。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黄庭钧 编辑: 陈天怀
·股市行情全线激活 基金空翻多演绎生死时速   2005-06-08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