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重庆直辖10年:城市扩张带来生活空间的质变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07日 13:59: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在重庆,听到《京华时报》和《新京报》的记者说起一件小事。他们在路边擦皮鞋,开玩笑说,擦鞋说不定能占重庆GDP的1%。一个经过的人突然插话:“哪里可能?去年GDP3486亿元,1%就是34亿,绝对不可能。”

   作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香港后,登上《新周刊》封面的第六座城市,2005年,重庆被《新周刊》认为是第N城,试图展示这个城市未来充满的可能性。直辖10年,全国的媒体都关注重庆,但重庆人对城市命运的关注,亦让来自各地的这些记者感到惊讶。

   在重庆5天的采访中,印象更深的却是这座城市的矛盾性——城市急行军中,人和人、城市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正拉开了距离。重庆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无需说明,为整个国家承担众多责任的这个城市,城市空间扩张是一种必然。这种急速的扩张,带来的是城市的分裂,还是以点带面的提升?城市的基本要素——人的生活变化,人的幸福问题,最终成为了我们的关注点。

   重庆能不能更幸福?

   导语:沿用一个比喻,把中国比作一本杂志,封面是北京,封底是上海,那么重庆和天津将是下一期的重要预告—— 它们同样在寻找定位,同样在贩售未来。10年过去,时钟被拨快的重庆,城市的扩张,带来了重庆生活空间的质变与裂变。

   文/黄俊杰

   站在城市的高处往下看,重庆是被分成两截的。一边是有灯光的、高楼林立的魔幻星球,另一边是没有灯光的、低矮的楼房的隐形城市。普遍的说法是,要考据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需要前后各10年的时间。

   10年间,这座城市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贩售的是自己的未来。时钟被拨快的重庆,城市空间的扩张按独自的规则运行。中间,产生了得利者和失利者,以及市民阶层和生活空间的裂变。重庆无疑是最快的成长之城,它是否也是一个乐活之城?

   显规则:进化

   “主人,欢迎回家!”中国第一家女仆咖啡店,3月8日出现在重庆的沙坪坝。200平米大小店内,壁炉、复古电话和座钟,被热衷享受的人评价为“流露出了欧洲贵族家庭的气息”。在这里,可享受到穿着女仆制服的店员给你倒咖啡,还有10分钟100元的咖啡表演。这发生在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均964元的重庆,而不是北京、上海或广州。

   变化也许在1997年前后就已经开始发生。不过当时和“第一家”在一起的是家乐福。1997年,重庆成为它在西部投资的第一个城市,家乐福成为重庆最早的外资大卖场。当时,重庆人的生活已经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变化,新生活方式已经在重庆萌芽。一个细节是,1996年3月,重庆电信数据局宣告成立,重庆人上互联网充气不再需要拨长途电话。由于技术人员不足,电信数据局副局长尹远到大型企业中干了一事:亲自为客户安装Modem。

   高岩是重庆一家著名房地产企业的总经理,属于对重庆的生活方式紧密注视的人之一。1996年,他的房地产公司推出重庆渝中区第一个花园小区。他回忆道:“当时三峡工程已经开工,重庆市也即将成为直辖市。当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那种封闭式的、生活配套、设计完善的花园住宅小区正在成为一种住房时尚。我们认为这种新的安居模式一定能被重庆的消费者接受,同时随着重庆市的经济高速发展,也一定会催生出一批这种花园住宅小区的消费群体。”

   家乐福对了,高岩也对了——2000年,重庆成了西部最大的零售业中心,解放碑购物商圈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成为西部最大的购物中心;2002年,重庆GDP增长率首次超过成都,高岩的公司又推出了重庆第一个低密度、低层的花园洋房,成为了重庆生活方式的引领者。重庆成就了他的事业:“GDP、人均收入较之直辖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老百姓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在银行的按揭政策推动下开始高涨。重庆人购房的群体在扩大,从一开始购房只是少数富起来的人才可以承受的消费,逐渐扩展为公务员、白领阶层,现在已经扩展到了普通工薪阶层。”

   10年前,重庆的高尔夫球只有个别练习场。2000年后,开始出现不到18洞的球场,但至今重庆已拥有5座1 8洞或18洞以上的标准场地,一座新的球场也即将开业。“重庆刚有球场时,球场的品质也不好,球道、果岭都不到位,还常常可见附近农家的鸡犬在球道卡乱跑,在这种球场上打球,常被球友戏称为农家乐,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球场的品质也都有了很大提升。”在重庆吃螃蟹的高岩,也属于在重庆最早打高尔夫球的人之一。

   在重庆,打一场18洞的高尔夫球,最低价格曾经是339元。网络有一个帖子,问:“拿一个在北京月薪为500 0元的人,可以达到的生活水平作为参照点,那么达到同等的生活水平在其他城市需要多少的月薪来维持?”然后根据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因素计算,得出上海是5350元,广州是4750元,重庆是2250元。

   100个网球场和6个高尔夫球场,不代表一座城市的市民就此享有了优质生活,但更多的数字可以证明重庆人生活的质变。10年过去,有数据显示,重庆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分别增长了16.5倍和92.5 倍。重庆不再只出产摩托车,还有福特嘉年华和蒙迪欧;有高尔夫球俱乐部甚至打出了重庆地区高尔夫球全民化的口号。重庆的广场、大剧院、20层以上的写字楼构建着新的城市空间,而“由长江、嘉陵江交汇环绕而成的狭长的舌状半岛的舌尖,商场和写字楼崛起的速度和密度几乎赶得上当年的深圳”,则是一种常在媒体出现的,对重庆的描述。

   显规则:消失

   重庆吸引镜头。试举如下:《疯狂的石头》、《满城尽带黄金甲》、《三峡好人》、《好奇害死猫》、《门》,20 06年最让人关注的几部电影。包世宏、杰王子和韩三明之间并没有相同之处,但可以从几部电影中发现共同秘密:每部电影都在重庆取景或全程拍摄。

   有重庆人抗议《疯狂的石头》把重庆拍丑了,但无损重庆那种“混乱”带来的吸引力。从机场出来,遇到的中央电视台采访直辖十周年的记者,他表达的心愿就是要坐一坐《疯狂的石头》说的那个索道,语气间充满了兴奋。和他有相同心情的人不少。在重庆的融侨半岛,某个楼盘的看楼客走到高台,注意到一条弹簧般的高架桥,然后用几乎同样兴奋的语调要求旁边的人掏出相机,拍他和身后的这条路:“这是《疯狂的石头》的那条路!”然后模仿者众。

   其实这条路叫融侨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三层高架桥。背后故事是:这条路花费了6000万,是房地产界一个“ 要卖楼先修路”的例子。可以发现,这个号称可以容纳10万人居住的楼盘,根本就是一个“造城运动”。

   2003年,重庆房产界喊出“重庆进入大盘时代”的口号,这个原来交通和基础设施都几乎没有的小半岛,是地产商在完成楼盘所在地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中学、小学、幼儿园,建成温泉会所,直到出现空地上出现“高楼林立”的景象。根据重庆的业内人士的透露,和这个楼盘媲美的、属于另一国有大企业的大楼盘,重庆也采取这样的方法:开发商负责修一条路,你可以取得路旁的那一块地。

   这是让荒废土地生长出大厦群的快捷方式。但重庆社科院经济区域研究所所长李勇也指出了方式的弊病:“把城市看作一个经济体,政府成了董事长,与民争利。政府利用土地的一级垄断、二级垄断,卖给商人;商人就寸金寸土,寸土寸金,建一些容积率很高的房子。老百姓喜欢买江景房,于是商人就把高楼都修在一个地方。现在,重庆还没有一个限高区,而那些长在岸边的高楼,已经吞吃了我们的天际线和岸际线。”

   《疯狂的石头》中城乡结合部的混乱景象加速消失。“大城市和大农村相互交融是重庆的特点。重庆要规划的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城市群。”重庆规划局副局长邱建林说。根据政府的展望,2020年,重庆城市人口会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会下降到1000万,城市化率会达到70%以上——要规划的,是“一个城市群”的城市进化方向。

   重庆政府正在倡导“一小时经济圈”,以主城为核心,由23个区县组成,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群,经济圈的GDP产出将占全市的90%。在1小时的这个圈内,包含重庆工业五大产业集群,建筑、交通等一切都按城市的标准建设——也就是说,在1小时的圈子内,需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化加速进行。

   这样的城市化进程,并非毫无风险。很多城市模式值得重庆反思,包括过去的青岛、苏州,和已经有企业开始离开的长三角。李勇说:“重庆现在通过零地价招商引资,开发园区土地都很便宜,但这会把整个城市的地价拉高,来弥补园区的那一块。结果是,老百姓生活水准下降,外来投资者占了便宜,政府得到了虚假的GDP——但部分企业将来可能还会走,因为这座城市房价贵了、生活条件贵了。企业等的是土地通过调规以后,成为城市化土地。例如工业地产当初5万一亩,但资产属于企业,今后可以买几百万一亩;然后,企业又可到新的地方,故伎重演。有的品牌的企业,虚晃一枪就可以蓄积上千亩土地,甚至和房地产商联手开发,做其他名堂。”

   潜规则:差距

   杨澜访问重庆的副市长黄奇帆房价问题,黄奇帆有一个回答流传甚广:“北京、上海购房指数没有重庆那么幸福”。他的表述是:“去年重庆主城区商品房平均价格为2700元每平方米,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有报道说重庆人月均收入只有900多元,杨澜用这个数据反驳。“这里边有一种是按照人均GDP算的,包括老人小孩。职业人群的月收入相对较高,是2600多元。”

   房地产创造的200亿元税费,占重庆财政1/3以上。“重庆市目前的房价不要说与其他直辖市比,就是与一般省会城市相比也偏低。”不过,作为房地产开发商,高岩认为目前的房价并不高。

   房价不高,很多人还是买不起。“重庆是10年前的上海”,黄奇帆的话,让人思索重庆会否陷入上海式的发展逻辑中。重庆难以模仿上海——700万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400万左右是到沿海打工,300万左右是在重庆各个区县的城市和主城打工。重庆地区广大,“人均”包括更多偏远地区,所有的根据数据分析都变得复杂。

   “说老实话,老百姓口袋里其实没有多少钱。”李勇说,“重庆修的高楼非常多,很多空空如也。这是一个产业工人比较聚集的地方,产业工人靠的是工资,工资也就800到1000元工资的水平。”

   “重庆的中产阶级还没有培养起来。”当李勇发出感叹,“重庆向北”这句开发商的广告词已经成为重庆北部新城的口号。《地产新闻》杂志有一个概括,从2001年挂牌到现在,重庆北部新区驶入快车道,“成为重庆中产阶级、富有者的住区,则是它的社区定位。”

   潜规则:裂变

   对重庆的加速城市化和正在倡导的“一小时经济圈”,有城市专家担心会分裂城市的空间。“渝中区2005年年底到2006年,人均GDP4333美元,达到了东部的水平;可是在三峡库区的巫溪县,人均连3000人民币都没有达到。1小时经济圈一划,很凑巧,圈里所有的区县都达到1000美元;而过了这条线,却没有一个区县能达到1000美元,包括计划要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万州。”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雷亨顺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参加过两次关于重庆的重要表决,一次是修建三峡水库、一次是让重庆成为直辖市,属于最关注重庆发展的人之一。

   “单看主城这一块,变化翻天覆地。但就在沙坪坝区的一个小山包,马路漂亮,车子平时就绕着山包跑。但到今天为止,山包上的一部分人连公共厕所都没有。因为,那个地方是孤立的山包,计划彻底改造,所以投资商谁也不愿意出这个钱,而完全靠政府,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这是雷亨顺举的第一例子。

   “万州的城市移民,包括库区移民都安排得很好。住房、生活条件、交通都很好,每家每户都有电灯、电话,原来老百姓想得很天真,还要求在每家楼下都留个铺位,房子下整一排都是卷铁门。问题是,如果在闹市里,他们搭个帐篷卖面条都有收入,但现在,东西买来买去的就是自己的邻居,他们根本没有收入。住在城市里,没有收入怎么办?政府花了钱,房子盖得也很好,但城市建设不能用把他们集中起来的办法,需要改变城市发展的思想。”这是雷亨顺举的第二例子。

   雷亨顺是一路看着重庆发展过来的人,既理解重庆对发展的欲望,也看到急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在他看来,重庆是独一无二的城市,在全世界,找不到一个和巨型水利工程如此密切相关的、人口稠密的城市。也因为如此,重庆更应该关注生态环境和市民福利,关注城市低收入者和库区移民的问题。

   “重庆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他说。

   [1] [2] [下一页]

  

  

   多瑙河有74座港口,建立了74座城市,其中72座城市都因为港口而一直繁荣至今。重庆也以港口著名——以前朝天门以人为主,一个集装箱都没有,只有拖舶;现在,寸滩港、九龙港都已经达到了70万标箱的标准。

   直辖十年,重庆人均GDP增长两倍;地产市场步入成熟期;超市高速发展,连续两年销售超60亿;渝西地区最大文化艺术中心在永川落成;世界500强企业有69家在重庆投资发展;库区首座长江铁路桥已经合龙;三峡移民“零就业” 家庭有望全面消除。这里有定期收到来自国际上的免费书籍的罗斯福图书馆,有荷兰银行在中国的第五家分行,有号称“产学研”的动漫产业链,是中国动漫之都的有力争夺者。

   一切都在证明这座城市的活力——1997年,重庆的永川只有一个城区农贸市场;2007年,永川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交易市场就有12个。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时,从最北边的城口县到市中心,汽车要开3天;2 007年,西南最长高速路隧道贯通,重庆市1200公里在建高速路将于2010年完工。

   一切都在证明这座城市的关键性——1980年代开发深圳、1990年代开发浦东,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如今,天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重庆和成都的合作成为“第四极”的观点,亦被更多的人迅速认同。重庆对中国经济的关键作用逐步体现了出来,直接面对中部代表武汉、广西代表南宁、东北代表沈阳等城市的竞争。

   三峡库区、第四极,一个国家赋予了这个城市诸多使命,重庆的城市扩张理直气壮。“重庆没有什么可卖的,都在卖未来。”在李勇看来,这样步伐急速的重庆,在2010年以后再冲刺几年,到十二五规划时,就要重视更多“人”的问题。 “在发展初期,政府集中足够的财力,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快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是可以的。但有了一定积累以后,就面临一个让老百姓致富的问题。要把城市看作一个社会的整体,既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首先是社会的。重庆的成果,要让弱势群体也能享受;要修更多公共的平台,不要让老百姓逃离你的城市,要让老百姓也在城市里有一个栖息的空间。”

   重庆人的意识也在改变。邱建林发现,重庆人越来越明白到城市和个人的微妙关系:“全民规划意识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深度越来越深,从以前到个案,到现在的规划问题;以前老百姓的来信,比较关心的是这个房子拆不拆的问题。现在比较关心的是基础设施和整个城市的布局变化的问题。”

   重庆媒体在直辖十周年的时候,已经重新思考首钢搬迁给重庆的“城市宜居”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上海和天津又可以给予重庆城市开发和城市竞争怎样的经验——10年前薄弱的基础和城市面貌的快速刷新,为重庆带来戏剧性。虽有人抱怨个人并未享有直辖的直接实惠,但有人发现,自己获得的,是另一个“隐形的城市”——享受城市景观、道路、各种资源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变化。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奚恺元设计的一项全国31城市幸福感调查中,上海、北京的文明幸福感进入了前十强,重庆和天津则未进入前二十名。重庆被期待“率先小康”,但一个省的体型和三峡带来的责任,让这个城市在扩大它的城市时,无法回避环境、人的幸福感等最基本的城市问题。毕竟,在最开始的时候,重庆的出现,不是为了让低收入居民逃离这座城市,不是为了建设高楼大厦,甚至也不是为了成为名扬世界的国际大都市,而是为了解决3000多万人的幸福问题。

   Tips

   重庆的17个城市生活规则

   1.抛弃地理常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甚至大于一个省;它有城市里的农村人,有农村包围城市。

   2.避免被物价欺骗。2700元可以买花园洋房的一平方米,或只能买一张八只眼合唱团的演唱会门票。

   3.避免给这个城市排行。因为这里有N种可能,又经常独一无二,何况还有为捍卫城市荣耀和你抵抗到底的市民。

   4.理解“时间就是生命”的道路哲学。重庆人为修一条路,不介意打穿一座山——这里3个月就要更新一版地图。

   5.理解每个城市都是一样的。这里景色像香港,楼房密度像深圳,机场像丹佛,夜景像曼哈顿。

   6.接受名片的重要性。这里有诸多城市名片,有时会为无法选出X个城市名片或地标而烦恼。

   7.接受艺术和创意来自于冲突性和意外性。棒棒和汽车电影院处得相安无事,四川美院的人到四川填到外省出差— —有人怀疑,这种戏剧性造成了川美的成就。

   8.接受经验主义。这里最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吸收众多城市的经验。

   9.接受直率的可爱思维。酒店叫餐时,服务员会提醒你,这里比外面贵,然后告诉你外买号码。

   10.更新对山城的理解。过去指城市被山包围,以后指的是城市包围山。

   11.更新消费观。这里有消费的胆量,名牌店爱这里;这里一定是欲望城市,可能是乐活城。

   12.更新城市立体观。这里以上下而不是南北表达方位,交通工具全方位:轻轨、公车、出租车、索道和电梯,所以有人楼房的屋顶需要注重设计。

   13.更新城市后缀的使用法。这里有山、江、温泉、库区,可以全都可以变成“XX之都”为后缀,作为城市营销。

   14.明白城市的阵营。这里不是四川,不是CEPA,在是别人是自己经济腹地,还是自己是别人是别人的经济腹地问题上纠缠不清。

   15.明白自我才是中心。由于环境的隔绝,这里的人有中心的心态,城市中心和商业中心数量够多;如果说四川的重庆会引起恼怒。

   16.知道站在路边打不到车,和出租车数量无关。重庆有7000辆以上出租车,但出租车司机却告诉你,1/3 的出租车日间在气站排队加气,其余的可能在塞车。

   17.知道什么叫青春期。可找到《疯狂的石头》里的混乱,也可找到《门》的都市感——两种差异场景经常不超过 50米。

   (文/黄俊杰)

   Tips

   重庆的城市期待

   2000年巴蜀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刘晨晨关于进一步美化和规范出租车窗口行业服务的建议引起市政府的重视。市交委采纳了她的建议,后全市实施了统一出租车颜色的行动。

   2003年余明阳、傅崇兰两位专家在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行的城市形象报告会上建议:培育名牌、名人和名城,形成“‘三名’支撑重庆”的格局。

   2004年市人大代表黄春燕提议取消农业税,让农民休养生息。次年,重庆免征农业税。全市2000多万农民,因此每年少交5亿多元。

   2004年市人大代表武中全提议上调养老金。同年7月1日,全市开始上调养老金。

   2004年市人大代表唐玉平建议有关学校少收一些费,搞一费制。同年8月,市教委正式公布“一费制”标准,并于9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05年市长王鸿举呼吁别再叫民工为棒棒。市劳务办表示会在适当的时候考虑给棒棒改名,从而形成重庆又一特有的劳务品牌。

   2005年市民吕祖铭提出“改造两路口交通枢纽”的建议。市规划局表示充分考虑建议,在两路口环道地区布局一级交通换乘枢纽,最大程度解决渝中半岛的交通瓶颈问题。

   2006年由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推出的“交通物流枢纽战略方案”出炉,方案建议把重庆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临空技术产业城市”。

   2006年重庆市民建议公务员电脑禁用QQ。

   2006年云南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教授建议重庆经济走瑞士模式。

   2007年重庆人大代表在京建议增加对渝天然气供应。重庆是我国四大陆上气田之一,但重庆却是坐在气桶上没气用。

   2007年网友渡津给书记汪洋的一封建议信向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提出夜景灯饰建议得到回复和采纳。

   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作协主席黄济人表示,他将在两会上提出建议:“重庆应该有自己的制片厂。”

   2007年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申请注册,把“桥都”作为该市的一张名片进行打造。

   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尹明善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大会上提交提案,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编制规划,将渝蓉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007年政协委员刘长安建议政府为“夹心层”修租赁房。“夹心层”就是家庭收入比低保保障标准高一点,却依然贫困的家庭。

   (辑/吴思佳)

   [上一页]

   [1] [2]

  

  


来源: 新浪网国内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