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中国馆工程竣工时的合影
1851初识
1851年,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西方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的发展的起飞”。为了显示国家的实力,是年,英国政府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伦敦世界博览会。长达1851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象征着现代国家贸易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活理念的转变。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外国商人仍然在靠源源不断输入鸦片来抵消他们对中国的正常贸易逆差。而被西方的“坚船利炮”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惊醒的中国人,正揉着惺忪的眼睛,茫然地看着习惯了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生活被一点地无情改变:由于茶、丝等农村产品愈来愈多地供应输出的需要,从事小生产的中国农民被卷进了他们所完全不了解的市场——国际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旧式农民战争爆发了。清王朝在康乾盛世的余辉中迅速走向没落。
当英国即将举办世博会的消息传到一个名叫徐荣村的商人耳中时,颇具商业头脑的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消息背后所蕴藏的商机。于是,他将自己所经营的“荣记湖丝”打上12包,紧急船运至英伦。“荣记湖丝”素以质优闻名,而徐荣村选送参会的更是上品中的上品。不过,由于包装过于粗陋,“荣记湖丝”乍到伦敦,颇受冷遇甚至蔑视。但凭借其上乘的质量,“荣记湖丝”最终脱颖而出,在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披金戴银,独得金银大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奖,并赠送“小飞人”画幅以示赞誉。
土生土长的中国蚕丝走出国门并一举在第一届世博会上扬名,这在当时看来的确是件令人振奋的事。但是,从今天来看,这个荣誉却蕴含着某种酸楚:由于殖民贸易和鸦片战争的掠夺,英国“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们普遍熟悉并喜爱中国的丝绸茶。就此意义而言,“荣记湖丝”的获奖光环并不能掩盖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落后形象也并未因此而得到改变。
到了1867年,清政府首次受邀参加巴黎世博会,但是“轻商”的观念使中国政府对此未加理会。结果,因上书太平天国被清政府认定为“通敌”而避居海外的“海上名人”王韬却有幸以游客的身份亲历了这一世博会。后来,王韬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但无论是徐荣村还是王韬,都是以个人身份参加或参观世博会的。其后的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尽管以政府的身份参加了,但是这段时期,中国参加世博会的事宜依然把持在英国人所控制的海关手中。直到1904年,清政府绕开了海关,派出了由亲王溥伦带队的政府代表团参加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并花巨资修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村和中国展馆。就在这一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
1904年圣路易世博会中国馆外景
1905接触
在日俄战争的炮火和所带来的创痛中,中国迎来了1905年。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作着最后的挣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官僚与洋人的夹缝中生存。这一年,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了同盟会,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而在大洋彼岸,美国开始在工业实力上超越英国。
在世博会走过半个多世纪后,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出洋赛会通行章程》二十条,把参加世博会的“主权”从海关手中收了回来,并于当年派出以钦差大臣杨兆鋆为首的代表团。杨兆鋆曾任驻比利时大臣,在1904年被任命为中国派驻列日世博会的钦差大臣兼监督,这是继外国人、皇亲之后首次由中国文官领队赴会。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获得金银各等奖牌共100枚,得奖数量与英、美、奥、意等国不分上下。但是,中国参展商品仍以官方征集为主、商人自由报名为辅,而且参展商品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近代化技术型产业相形见绌。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中国馆全景
1915年,刚成立不久的民国政府参加了巴拿马世博会。在这一次世博会上,中国成了得奖大户,共获奖1211项。中国的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奖,“可雅白兰地”由此更名为“金奖白兰地”,而茅台酒则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但谁能想到,由于平实的包装和谦逊的宣传姿态,刚开始时茅台酒几乎被人忽略。多亏中国参展商灵机一动,故意失手,摔碎酒瓶。“砰”地一声,酒香四溢,令观者闻香而生醉意,纷纷品尝。茅台酒遂获金奖,评为世界名酒。摔瓶之举,作为一次成功创意,广为流传。然而,中国商人的智慧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获奖产品仍然集中于茶酒等传统产品上,在现代工业产品方面并未有突破。
这一情况到了192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上有了改观。虽然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工商业举步维艰,但是在这次世博会上,除了传统的丝茶绣等产品外,在现代工商业方面,中国也有印刷工艺、化妆品、革制品、电器、铜钢制品等展品的参与。上海天厨味精厂的“佛手”牌味精在这届世博会上获得了金奖,这标志着中国在化学工业上的飞跃。但是在费城博览会上依然能看到中国与别国的差距:当时,邻国日本不仅有茶叶成品及其包装的直接展示,还有用模型布置的种茶、采茶、家居饮茶的场景,甚至还开设了茶馆,使前来参观的游客能亲口品尝。相形之下,中国的茶叶展示不免黯然失色。在费城世博会后,中国又相继参加了几次,但是在这段时期,中国之参加世博会,依然停留在“点到即止”的状态中。
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上的中国馆
1982参加
1982年,新中国出现在美国诺克维斯尔举行的“能源”世博会上。这一年的9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对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在酝酿之中,当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924.7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诺克维斯尔世博会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世博会,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大型国际展览会上的首次亮相。但是,中国此时面对的已非传统的世博会。没有了13公里长的展台,没有了机械摆放的十万余件展品,更没有了什么“巴拿马金奖”,有的只是一个大型的主题公园。
一个国家一个展馆,每个展馆的布置浓缩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展现了这个国家的风采。初次亮相的新中国在中国馆的布置中,以工艺美术品为主,辅以新能源技术,陈列在馆外的轻便、精致的太阳灶具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在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城照片下面陈列长城砖和秦兵马俑更是独具匠心,中国馆博得了满堂彩。美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正在利用长城砖同1982年世博会的观众建立友谊”。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
不错,世博会的确为中国与各国架起了一个友谊的桥梁,但是世博会更是中国展示自己、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舞台。1993年的韩国大田世博会是中韩建交后双方的一次大型交流活动。围绕“蓬勃发展的中华科技”的主题,中国馆展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航天科技、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及民族工艺等。韩籍华人肖贵荣先生在参观中国馆后说:“韩国人一直认为中国很穷,要比韩国落后20多年。参观中国馆之后,他们不相信这是中国人的展馆,不相信中国已掌握了诸如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高科学技术。他们自此开始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中国很了不起。”在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上,中国馆内首次搭建了360度环幕电影馆,放映《华夏掠影》。在18分钟的放映中,观众似乎跨越了数千年时间和数万公里距离,既看到中国的历史,又可想象到它的未来。在这届世博会上,中国馆先后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及最佳展馆,这是中国参加世博会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
2002拥抱
岁月沧桑,历史变迁。转瞬间人类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巨大的生产能量得以前所未有的释放。中国正在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前不久,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02至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排名从上一年度的第39名上升到33名。
回顾与世博会的牵手过程,从观望者到尝试者、参与者,再到主办者,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150年。中国的巨变、中国的魅力以及中国人表现的风度与精神,使中国人终于摆脱了“炫奇”、“赛奇”的旧识,与世界人民一起关注人类的未来与发展。
1851年,中国人初识世博会;而2010年,世博会将首次落户发展中国家,中国上海将亲手搭建一个世博会的大舞台,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信!
期盼2010,期盼拥抱!
2002年12月3日申博成功之夜